刘宗周《人谱》善恶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ij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宗周作为宋明理学殿军人物,其思想承续了理学数百年之丰硕积淀。晚年三易其稿方参订而成的《人谱》,不仅是宋明儒学最后的“写本”,更是探赜他哲学核心思想最重要的“文本”。近年来,学界关于《人谱》研究的相关著作逐渐多元,研究方向渐趋全面,创获亦是可观。但大部分学者并未直接从刘宗周《人谱》的善恶问题意识下手,来展开分析它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刘宗周《人谱》的善恶思想被统摄融合到这些相关著作研究之中,未能独占一席之地。基于此,本文将以善恶作为问题意识,通过深刻钻研《人谱》文本的含义,研究梳理刘宗周《人谱》中的善恶思想,并阐发《人谱》的根源性和涵盖性价值。本文第一章对刘宗周作《人谱》的撰述背景进行分析,从批功过格之害道和谱人之所以为人来探究其写《人谱》的直接诱因和成书目的。本文第二章阐述《人谱》的“善”本体论思想,通过追溯“善”的义理来源来分析《人谱》中刘宗周之“善”的具体内涵,进而对心体的本体性和心体的生成性进行论述。第三章则从刘宗周对“恶”的根源性问题的思考着笔,引至刘宗周自己所架构的从“人之妄”,“妄生过”到“过入恶”的系统,以此来厘清刘宗周在《人谱》中关于过恶的思想。刘宗周对善恶的思考落实于人的内心修养和外在实践中,便体现在为善去恶之工夫上,本文第四章正是从工夫论的角度讲如何通过“体独”、“知几”、“谨仪”、“敦伦”、“备行”、“改过”这六事功课和“主静涵养”、“却妄还真”、“正念去蔽”、“改过致知”这四种方法以进入圣人之域的工夫。本文最后一章则是阐发《人谱》之价值,为《人谱》在当今社会寻找一恰当的定位,让旧树焕发新的枝芽,结出新的硕果。
其他文献
戴震的理学强调以经通道,力图正人心、息恶俗。从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到自己理学系统的建立,戴震的理学思想一直被学者关注,但大多学者限制于“理欲观”的研究范围,以中国传统思想渊源进行分析,如梁启超和胡适认为这一思想源于清初颜李学派的流行,钱穆则认为这一思想是受惠栋影响,缺乏对戴震整体理学思想的概述与分析。戴震的理学思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自然观、人性论和理欲观。他的理学思想建立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之上,他继承
学位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资本主义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到达了一个新的进步阶段。但是随着这种制度的逐渐发展,社会中也逐渐暴露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问题。处于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们深深体会着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都纷纷投入到社会问题的哲学探讨和研究当中,企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部分思想家也代表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设想着一种自由完满的理想生活,但由于缺乏严密科学的理论支撑,这些实践理论却只能流于空想
学位
“晚期现代”社会,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新兴人物哈特穆特·罗萨(Hatmut Rosa,1965-)面对的异化问题已然转化为“新异化”问题。在此之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表现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以及由前三种异化相互作用导致的人与人相异化。本该属于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和剩余时间已然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成为了我们受到压迫的手段,而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劳动”。但是随
学位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位极具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在文学、美学、哲学、教育学、戏曲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高深的造诣,所留存下来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的学术遗产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王国维自晚清以来极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就是《人间词话》,他在此书中以鉴赏的眼光对传统古诗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境界”是整本书论述的核心和脉络所在,不但统领着其他论点,还沟通着书中其他思想和主张
学位
近代以来,我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不单单强迫性地接收着来自西方的各种屈辱,同时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也被当作重要一环传入了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思想理论构造产生了影响,让原本就越来越狭小的中国文化语境更受打击,“理性”也随之被忽视。从学界公认的事实上来说,传统的“理性”可以简单看作是是“情”与“理”的结合,与西方思想体系中的“理性”有着较为本质的区别,尤其是没有过分注重“理智”的内涵存在。而面对
学位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分,可以准确识别入侵微生物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触发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以清除病原。近三十年来,由于经济价值的重要性,有关甲壳动物抗病机制的研究得到了长足进展,多种PRR家族成员得到同源克隆,但缺乏对
学位
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礼乐文明一脉相承,但是不同时期的礼乐蕴含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孔子所处“礼乐崩坏”的时代。孔子从“心理”理路构建礼乐,对礼乐进行内在性的突破,由此拯救因人心崩坏而导致的礼乐崩坏。孔子对礼乐进行创造性的突破,其意在建构道德自觉性的礼乐。《论语》主要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文本,因而立足《论语》文本,对《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礼”“乐”思想展开研究,从而
学位
唐君毅是第二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而立之年就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哲学系统,他的哲学思想皆立足于人生,以启导人向前向上之生机为鹄的。恋爱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八十多年前唐君毅就已认识到现代文明中爱情婚姻问题的严重,他希望青年能在恋爱结婚这方面受到教育,于是创作了《爱情之福音》一书。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爱情婚姻仍然存在很多
学位
《淮南子》一书因其融汇诸家思想为一体而被广泛流传至今。一方面,它是先秦至西汉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刻总结,另一方面,它又对早期老庄之道、黄老之道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是道家思想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一环。前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淮南子》某一思想的专题研究,对从整体上的以道家思想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对这篇巨著进行道家思想上的继续研究很有必要。在本体论方面,《淮南子》中的“道”在继承老庄之“道”的思
学位
北宋苏东坡在我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谈及苏轼,人人皆赞其文学艺术之造诣,却鲜少关注其哲学思想。苏东坡并没有独立阐述其哲思之作,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通过对《周易》经文注解的《东坡易传》来展现。学者自古多以文学与美学等领域对苏东坡的生平成就进行评述,而本文以《东坡易传》研究来展现苏东坡深刻的哲学内涵。本文以《东坡易传》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在《周易》的传统易学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尽可能全面地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