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dFeB永磁材料以其高的磁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磁悬浮列车、磁医疗技术等高科技领域。我国稀土资源已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左右,这使稀土永磁领域竞争中位于有利地位。而钕铁硼耐蚀性很差,且其独特的结构容易在磁体沿晶界发生选择性腐蚀,因此,钕铁硼在应用时要进行防护处理。本文使用化学及电化学的方法对钕铁硼制备磷化膜,研究探讨了不同工艺参数、稀土元素及Na2WO4处理对磷化膜形貌、耐蚀性及孔隙率的影响。钕铁硼化学磷化的配方为Zn(NO3)270g/L,Zn(H2PO4)2·2H2O90g/L,酒石酸1g/L,三乙醇胺2g/L。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化学磷化时间、温度、pH进行分析研究,依据硫酸铜点滴、3D测量激光显微镜、XRD、电化学分析及孔隙率分析等技术可知:磷化时间7min,温度70℃,pH=2.0时磷化膜结晶完整,硫酸铜点滴实验时间最长,耐蚀性最好。当硝酸铈添加量为1g/L时,稀土膜层结晶完整,耐蚀性最好。且掺杂稀土元素铈后磷化膜更加细致,耐蚀性更好,孔隙率更低。钕铁硼电化学磷化的配方为Zn(NO3)270g/L,Zn(H2PO4)2·2H2O90g/L。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电化学磷化时间、温度、pH及电流密度进行分析研究,依据硫酸铜点滴、3D测量激光显微镜、XRD、电化学分析及孔隙率分析等技术可知:磷化时间7min,温度70℃,pH=2.0,电流密度i=0.5 A/dm2时磷化膜结晶完整,硫酸铜点滴实验时间最长,耐蚀性最好。当硝酸铈添加量为0.75g/L时,稀土膜层结晶完整,耐蚀性最好。且掺杂稀土元素铈后磷化膜更加细致,耐蚀性更好,孔隙率更低。对比钕铁硼化学磷化和电化学磷化膜,根据3D测量激光显微镜、SEM、EDS、XRD、电化学分析及孔隙率分析可知:电化学磷化膜结晶更大;化学磷化结晶以点开始生长,电化学磷化以线开始生长;电化学磷化耐蚀性更好,膜主要成分均为Zn3(PO4)2·(H2O)4,孔隙率电化学磷化要少于化学磷化。稀土化学磷化与电化学磷化相比:稀土电化学磷化结晶大,耐蚀性好,孔隙率低,且两种稀土膜层的膜主要成分均为Zn3(PO4)2·(H2O)4。利用SEM、EDS、电化学分析及孔隙率分析可知:Na2WO4处理磷化膜后发生水解反应,然后聚合生成聚合物吸附在磷化膜表面及孔隙处,从而保护磷化膜层,导致耐蚀性增加,孔隙减少,且不会改变阻抗的等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