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形成慢性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以粘液脓血便、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常反复发作,是中西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选用抗炎修复的方法,在急性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学认为UC具有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的病机特点,且慢性期湿热、瘀血持续存在。故本实验选用由黄连、黄柏、苦参、三七等组成的活血化瘀方灌肠,此方活血化瘀、祛湿解毒,能够促进UC组织的修复,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控制UC的复发。2.研究方法本课题拟以UC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化学方法造模。实验最终以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TNF-α,IL-8、P选择素)为检测指标,从考察肠黏膜屏障状态出发,在免疫损伤、炎性反应、微循环障碍、黏膜修复等多个环节,比较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理机制的异同,中药复方、西药奥沙拉秦灌肠治疗的疗效异同,缓解期复方持续给药对抗复发的优势。寻找引起UC反复发作的关键病理环节,为临床抗复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3.结果①UC大鼠急性期病理组织见大量炎细胞浸润,TNF-α, IL-8、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慢性期以上病理变化略有缓和,但仍未恢复至正常。②在UC急性期,复方(解毒化瘀方)、西药(奥沙拉秦)均表现为下调TNF-α、IL-8和P选择素高表达状态。慢性期停药后,复方停药组和奥沙拉秦停药组的TNF-α、IL-8和P选择素表达均持续降低,而中药组更加接近正常组水平。③慢性期复方持续给药,使TNF-α、IL-8和P选择素表达已接近正常组。4.结论①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贯穿UC的始终,发作期炎症反应强烈,微循环障碍情况严重;进入缓解期后,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程度减轻,但持续存在,这可能正是UC复发的关键病理机制。②发作期给药,西药奥沙拉秦较中药复方能更快地控制炎症的急性发作,而复方的药效更持久。③缓解期,复方与奥沙拉秦相比能更加显著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在缓解期末,复方持续给药的疗效已接近正常。可见,缓解期复方持续灌肠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抗UC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