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为副省级城市,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城市化发展步入一个快车道。然而,西安发展仍面临着总体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中村改造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城中村改造,以西安市城中村演变、改造以及和谐社区秩序的形成和发展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城中村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西安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对现行改造理论进行了评价。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安城中村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探究其影响产生和演变的背景因素。在城中村改造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索了城乡一体化制度的新模式。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西安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城市扩张密切相关,大量的城中村已经改造成为新社区,流动人口的聚集轨迹与城中村改造空间演变地理轨迹基本一致,城中村拆迁导致更多的流动人口向城市边缘集聚;(2)城中村改造出现了三大趋势:一是逐渐由以城市扩张为目的的改造演变为以适应城市规划、提升形象为目的的城中村改造。二是注重提升集约化利用效率,2005-2010年间城市紧凑指标显著上升,土地斑块化程度降低。三是重视对城中村改造后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3)城中村研究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问题。未来西安城中村问题应对不同类型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城中村改造规划、城中村改造后社区发展和城市化等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为国内类似城市的工作提供参考;(4)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实现多层次城乡空间融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中村制定针对性的城乡融合模式,制定并配套城中村与城市空间融合的各项制度,有力保障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目标的实现。针对导致西安城中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诱因及其体制政策缺陷提出完善方案。以实现城乡空间融合、城市不同居住空间的融合,发挥城中村对城市的补充功能,彰显城中村自身特色,建成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