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星衍是清代乾嘉时期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师学多家,以兼通见长,治学范围之广和治学方法之灵活务实在乾嘉时期堪称翘楚。孙星衍不仅是著名的经学家,而且是成就斐然的文献学家。
孙星衍在目录学方面成就巨大。他的目录学著作独具特色,因注重实用,分类科学,破旧立新,版本意识强为众多学者所推崇。他的《孙氏祠堂书目》,在分类方法上不囿于传统和权威,创立了十二分法,在当时极具创新精神。这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学术分类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孙星衍一生之中从未放松在校勘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到其后诸多学者的广泛赞誉。他的校勘态度严谨,方法实用灵活,校勘出诸多精本,在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充足的资料。
孙星衍在辑佚古书方面辛勤细致,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稀有典籍。他钩隐抉微,“集腋成裘”;伸张汉学,务求实用;搜难求新,志在补遗;“集众人之才智,准以己之识力”。他所辑佚文体例严谨,考证精详,佚文完备,为古文献的保存和流传做出了贡献。
孙星衍的藏书活动与思想在整个清代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藏书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数量也相当可观。他聚书勤奋执著,不遗余力。他“题名倘留世,何必归子孙”的藏书思想与当时秘而不宣、子孙永保的藏书观念相比极具先进性。
孙星衍金石学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他自负笈游学时期就致力于金石收藏,此后纵其一生。他金石收藏十分丰富,厚古薄今是其鲜明的特点。在金石研究上注重利用金石碑刻考证地理、文字之误,充分发挥了金石辅助经学研究的功用。他编撰有《寰宇访碑录》、《京畿金石考》等金石学著作,收录丰富,范围广泛,体例精严,条贯而浩博,影响深远。他认为“金石实一方文献”,石经“实为小学圭臬”,把金石在经史研究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孙星衍一生之中虽然著述丰富,成果很多,但是缺乏对自己研究活动的系统性总结和升华,学术研究理论化不足。他的辑录考据虽有功力独到之处,亦有泥古囿经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