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管道电磁超声导波换能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运输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道的质量检测是保障运输安全的必要手段,因此,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超声检测技术为单点检测,对于长距离管道的检测较为困难。利用电磁超声导波技术检测管道裂纹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线检测不仅比单点检测省时、高效,而且具有非接触检测、可在高温下工作及检测距离可达数十米等优点。换能器是实现电磁超声导波管道检测的基础和关键,而纵向导波换能器对管道周向缺陷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在低频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开展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纵向导波换能器设计及搭建完整的管道缺陷检测系统,对促进电磁超声导波管道缺陷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电磁超声导波换能器激励导波的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出用于管道检测的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换能器,搭建了完整的实验检测系统平台,对所设计换能器及管道缺陷检测系统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论述了电磁超声导波技术应用于管道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简介了其研究概况,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磁致伸缩机理的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2)介绍了磁致伸缩效应产生机理,分析了磁致伸缩导波技术应用于管道裂纹检测的原理,在前人理论工作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圆管中的导波理论,得出了圆管中导波的频散方程,对频散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确定了检测管道裂纹所用的导波模式及激励方式,并给出了在圆管中激励L(0,2)模式超声导波的方法。(3)设计了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换能器结构,研究了磁路结构对换能器偏置磁场强度和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换能器的偏置磁场和激励线圈结构及参数进行了设计,完成了换能器的阻抗匹配设计,并制作出了换能器实物。(4)搭建了完整的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电磁超声导波管道缺陷检测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试验研究,对所设计的换能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并结合导波传播的数值仿真分析作了信号衰减的实验研究,最后对含裂纹缺陷的管道进行检测实验与信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磁致伸缩机理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能够有效的激励L(0,2)模式的纵向导波,所设计搭建的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含周向裂纹缺陷管道的无损检测。
其他文献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实际的跟踪应用面临各种复杂环境场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
分析师是否具备预测公司未来业绩的能力对参考研究报告做出决策的投资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至今,关于分析师预测能力的证据大多是基于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波长选择开关(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是新一代可重构光分叉复用(ROADM—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光网络中的核心器件之一。基于硅基液晶(L
眼机交互是目前人机交互技术中具有前瞻性研究价值的新方向,目前已逐步应用在虚拟现实、残疾人辅助、医疗、教育和军事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备将眼机交互的方式加
当今,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可用的基因表达数据。虽然,这类癌症数据包含丰富的基因表达信息,为科研工作者从分子水平揭露癌症
伴随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船舶机舱模拟器的研制也日益更新,逐步完善。在当代轮机模拟器中,各项技术不断发展,利用创建三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
本文开展了纳米流体燃料液滴在静电场中脱落及破碎特性的研究。采用微泵控制流量、高压静电发生器控制电压,采用氙灯光源进行透射照明、高速摄像仪采集图像等,搭建一套纳米流
步态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传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性、远距离识别、难以伪装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是在步态识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
深度信息在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机器人导航、三维重建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体匹配是一种经济便捷的从多个视图中获取深度信息的技术。高精度的匹配算法
基于属性签名,也称属性签名,能提供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具有丰富的访问策略,且具有良好的隐私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近年密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指定证实者签名可以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