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和TrP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初步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把TrP的概念引入到强直性脊柱炎中,并且通过复习相关TrP的文献,为它的科学引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运动疗法在AS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原理分析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理论上,通过TrP的研究,解释AS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指出运动疗法与TrP的关系。治疗上,在严格按照临床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设计,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主要疗效指标、脊柱活动度指标、实验室指标、ASAS指标的变化,观察运动疗法的有效性。结果①ASAS疗效疗程12周后,15例AS患者中,有7例达ASAS20,占46.0%,5例达ASAS40,占33.3%,1例达ASAS70,占6.7%;疗程24周时观察到到,9例患者达ASAS40,占60.0%,3例达ASAS70,占20.00%,1例达ASAS20,占6.7%。②临床症状、体征比较疗程2周时各项主要疗效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疗程4周时,脊柱、腰骶部疼痛、晨僵时间及程度、BASDAI指数、BASF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差异(P<0.05);疗程12周时各项主要疗效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4周时15例患者中9例达到Bath AS活动性指数(BASDAI)改善大于40。疗程8周、12周时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腰椎屈曲度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24周时的疗效与12周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实验室炎症指标比较疗程24周时与治疗前ESR. CR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rP与AS存在相关性,且在AS的临床表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运动疗法对TrP的治疗,能很好的控制AS病情,缓解或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各项临床表现,其中12周可能是治疗关键的分界点,而且,在经过12周的运动疗法治疗后,即使患者不再坚持运动疗法,其疗效仍可保留至少12周。并且随着临床表现得到该善,炎症指标也趋于好转。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中有关“太溪”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梳理出太溪在实际临床治疗的范围及主治症,总结太溪主治症的古今异同,为临床运用太溪穴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