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普通诊疗下沉到基层、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有效落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载体,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在新医疗改革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在综合整理我国学者对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综合绩效作为研究视角,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六家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探索提升综合绩效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提升策略,为日后我国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管理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方法:在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利用了文献分析法,用来搜集国内外关于医疗联合体研究的文献,以了解国内外关于医疗联合体的研究现状;在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部分中主要运用了 Delphi专家咨询法,通过专家咨询最终确立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确定了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改进功效系数法对六家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综合绩效进行计算排名,找出运行现状中和提升综合绩效所面临的问题。结果:(1)本研究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法最终确定了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分工协作”、“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十九个指标。(2)对“分工协作”部分数据分析发现:苏州市和苏中地区家庭医生签约率高于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住院率低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并且苏南地区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慢性病管理率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北地区的居民档案建档率要高于苏南和苏中地区;对“医疗资源上下贯通”部分数据分析发现:苏南地区在医疗联合体内就诊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比例、基层医务人员去上级医疗机构进修三个月以上的比例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占比这几项指标中均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但苏南地区二、三级医院向下级医院下转病人占比远远低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对“效率效益”部分数据分析发现:牵头医院平均住院日,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相差不大,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上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对于门诊和住院费用,除去个别,整体上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对“效率效益”部分数据分析发现:苏中和苏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患者与医务人员满意度也较高,苏南地区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医务人员满意度较低。(3)运用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功效系数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综合绩效也相对越高。结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的提升需要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居民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其中,政府需要保障国家及各个地区的卫生、财政、社保、发展改革、民政等多种部门共同合作、沟通和交流,多管齐下。各级医疗机构中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负责制定综合绩效考核标准和人员激励政策,医务人员通过主动宣教,切实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做好基层健康“守门员”的角色。居民需要改变传统就医理念,形成良好的就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