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探讨豚鼠血清中IL-4、IL-13和IgE的表达,旨在为临床和法医学诊断过敏性休克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方法:30只清洁级健康豚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两组适应性喂养7天后,实验组豚鼠于其右后掌皮内注射多人混合血清0.2ml致敏,致敏3周后,采用心内注射多人混合血清1ml诱发过敏性休克死亡,观察临床现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步骤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断颈处死。1.提取过敏性休克死亡组及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进行IL-4、IL-13和IgE检测,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实验数据分析;2.应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3.应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形态学特点。
结果:1.实验组豚鼠均出现典型的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为100%,死亡率为75%。对照组未出现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亦无死亡;2.实验组喉、气管等器官水肿,肺泡腔扩大,肺泡壁变薄,以上部位见明显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肾器官浊肿。3.肺组织内见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异染颗粒弥散到肥大细胞周围和组织间隙里。4.实验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1.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实验模型;2.实验组血清IL-4、IL-13与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为过敏性休克临床诊断及法医学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