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对印度佛教各净土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全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净土”的含义作了界定,认为净土有广狭二义:狭义之净土指环境清净且有佛法存在的佛菩萨净土;广义之净土泛指社会状况和自然环境俱佳的优美世界。本文站在广义之角度,将净土分为人间净土、天国净土、十方诸佛净土、究竟净土四类。其次,分析了净土依染净因果而成立的原理及心净土净之唯心净土思想。再次,阐述了净土思想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包括本论文的创新成果)。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资料和关于此主题的研究现状。 正文部分,根据净土思想从原始佛教的人间及天国净土到大乘十方诸佛净土之发展顺序,分析各种净土的成立、状况、相关经典,说明求生的方法,并比较相关经典所载的往生方法之不同。该部分共分八章。 第一章“原始佛教中的净土思想”。首先,描绘了原始佛教的宇宙结构。其次,介绍了原始佛教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间净土,即北拘卢洲、转轮圣王国土和弥勒未来人间净土。最后,以佛经中常说及的忉利天为主要代表,描绘了原始佛教中的清净庄严天国净土。 第二章“大乘佛教净土思想的产生”。首先,简略论述了大乘佛教的起源,探讨了大乘经典的流传及大乘与部派佛教间的关系。其次,论述了大乘佛教净土思想从原始佛教净土思想发展而来之过程及净土思想得以发达之原因。最后,对本愿思想的意义作了说明,并详细讨论了其逐渐开展的情况。 第三章“阿閦佛东方妙喜世界”。首先,介绍了阿閦佛净土的相关经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