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分析浙西南丽水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浙西南地区营造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立地条件,制订了树种选择标准,并对当地和相似地区的20个树种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专家的建议,研究以产量特性、适应性、造林特性和经济特性为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树高生长量、胸径生长量、树冠特性、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立地要求、种苗来源、造林要求、萌芽更新能力、纤维特性、木材多功能性、木材价格等13个评价指标,采用5分制提出了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权重:W={0.1683,0.3168,0.0596,0.1350,0.0166,0.0282,0.0502,0.0116,0.0319,0.0881,0.0115,0.0216,0.0609}。根据各指标分值和权重,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检索确定的20个参选树种(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杨树(Populus deltoids)、苦楝(Melia azedarach)、川楝(Melia toosendan)、翅荚木(Zenia insignis)、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毛红椿(Toona ciliate var. pubescens)、香椿(Toona sinensi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等综合评价表现良好;聚类分析表明:第Ⅰ类包括杨树的四个无性系、苦楝、川楝、翅荚木、邓恩桉、赤桉、银荆(Acacia dealbata)和香椿,第Ⅱ类包括毛红椿、南酸枣、桤木、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东京野茉莉(Styrax tankinesis)和红椿(Toona ciliat)。鉴于邓恩桉、赤桉耐寒性相对较差,难以实现规模化造林,苦楝、川楝不适于营造大面积纯林,难以实现生产性造林成林,因此,建议选择杨树、毛红椿、香椿、南酸枣、桤木作为当前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主要造林树种因地制宜进行推广,翅荚木可选择耐寒种源进行试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