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二线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oy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仍是难点及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接受二线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信息,分析影响晚期生存的预后因素,为晚期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从2000年至2013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155例接受过二线化疗/二线以上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生存分析,应用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评估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手术后至复发时的无病间隔时间(DFI)>24个月的晚期患者总生存期更长(24个月vs.19个月,P=0.059);晚期一线化疗疗效为CR/PR的患者生存期较长,对比SD/PD的患者生存期延长8个月(25个月vs.17个月,P=0.015);晚期二线化疗开始时ECOG评分为0-1分的患者相对于ECOG评分超过2分的生存期更长(20个月vs.7个月,P=0.000),晚期二线化疗前已经发生过肝脏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15个月vs24个月,P=0.000);晚期二线化疗前的血液学指标LDH≤225U/L(24个月vs.15个月,P=0.012)和CA153值≤25ng/ml(39个月vs.16个月,P=0.004)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Cox回归分析显示,无病间隔时间DFI不满24个月、晚期二线化疗前ECOG评分超过2分、晚期二线化疗前LDH值以及CA153值较高是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无病间隔时间(DFI)、晚期一线化疗疗效、晚期二线化疗前ECOG评分、晚期二线化疗开始时LDH值及CA153值、晚期二线化疗前发生肝转移与晚期二线化疗后的生存时间相关。二线化疗对于DFI>24个月、ECOG评分为0-1分、不存在肝脏转移、一线化疗疗效为CR/PR以及LDH、CA153值低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男性及女性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明确男性与女性干燥综合征临床及血清学的差异,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4-2012年4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2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105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58例,浆液性癌19例、透明细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肥胖可以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胎儿心脏检查作为产前系统检查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检查方法从最初的单纯应用二维超声,逐渐发展成联合其
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CDC42蛋白的表达,探讨表达异常的CDC42蛋白参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及卵巢浆液性癌耐药形成的分子机制。  方法:  对正常卵巢组织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rtomography,PET/CT)在诊断乳腺癌及其区域淋巴结转移中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RNA,siRNA)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的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