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发病特点及诊治原则。 方法:收集1993年10月~2000年2月期间资料完整的肾结核住院病人150例,对其发病情况、年龄分布、临床特点、肾结核的累及部位、尿液化验结果、影象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等进行多方面的回顾性分析。 结果:7年间收治的肾结核住院病人150例,占同期泌尿外科总住院病人的1.7%。以31~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63.4%,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71/79)。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腰痛54.7%、尿频52%和血尿51.3%。尿常规的异常率为78%,尿抗酸杆菌的阳性率为41.1%,PCR技术检测尿结核杆菌DNA的阳性率为82.9%,尿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73.3%(11/15)。KUB+IVP检查(部分行RGP检查)D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 的异常率为 93.4%,其中有 35二%诊断为肾结核。B超-诊断为肾结核 门 9 例,占 79.3%。不典型肾结核占 58.7%。150例中有* 例行肾切除术,占74.7%。2例l 因尿毒症而行透析治疗,其中 1例透析后行同种异体肾l 移植术,l例自动出院。36例明确诊断后在门诊抗痰治I 疗。所有手术病人在术后继续正规抗瘦治疗至总疗程16~12 H。l 结论:肾结核的发病高峰年龄为 31~50岁,有明显D 后移趋势,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住院病人,多属中晚】期肾结核,故其发病高峰年龄尚不能完全代表整体水D 平。临床症状特征不典型肾结核明显增加。尿常规检查D 是诊断肾结核的基本措施,尿抗酸杆菌检查、尿结核菌D 培养及尿PCR1B-DNA检查是肾结核病原学诊断的重. 要手段。B超诊断肾结核的符合率高,无创无痛,可作l 为诊断肾结核的常规检查。KUB+IVP及RGP检查异常l 率高,是了解结核肾解剖和功能损害程度所必不可少D 的。抗结核治疗是肾结核的首选疗法,而手术是治疗中J 晚期肾结核的主要手段。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