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配位化合物的负热膨胀机制的理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膨胀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一些材料被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反常的负热膨胀,其在精密仪器设备以及热膨胀复合材料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低频声子驱动类型的宽温区负热膨胀材料仍然非常稀少,本文基于氰基配位化合物寻找新的负热膨胀化合物并对其机理进行理论研究。近年来,Cu SCN作为一种新型无机空穴传输氰基配位半导体,具有较宽的带隙(>3.4 e V),在制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备受关注。本论文第一部分通过采用第一性原理和准谐近似方法,对α和β-Cu SCN的晶格动力学和反常负热膨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晶格反常负热膨胀对电子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系统带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Cu S层间的剪切振动和Cu-N≡C-S原子链的扭曲振动模式,α-Cu SCN表现为各向异性体负热膨胀,计算的平均体负膨胀系数为-6.68×10-6 K-1(0-400 K);而β-Cu SCN则表现为较强的各向异性热膨胀,其中c轴方向的晶格参数由于Cu S层之间的剪切模式和氰基CN的横向振动而表现为负热膨胀,但晶格参数在a、b轴方向却表现出强烈的正热膨胀。α-Cu SCN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然而,对β-Cu SCN,计算表明其在低温下为间接带隙,但由于ab平面随温度升高表现出大的正膨胀,造成在接近375K温度时材料的电子结构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我们的理论模拟揭示了Cu SCN两相结构反常负热膨胀的机制,以及各向异性热膨胀与系统电子结构之间的强耦合关系。本论文第二部分通过理论计算从原子尺度上分析了另一氰基配位化合物(类普鲁士蓝化合物)Fe Fe(CN)6的负热膨胀性质,通过Na嵌入对负热膨胀性质进行调控,并揭示了调控机理。通过晶格动力学分析,得到其负热膨胀主要是氰基中的C-N原子同向以及反向横向振动引起的。计算结果表明体系在低温区(0-300K)的平均热膨胀系数约为-4.7×10-6K-1,这与实验上所测值-4×10-6 K-1十分吻合。然后通过Na嵌入发现其对体系负热膨胀的性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控制掺入Na的浓度,可使其在低温区(0-300 K)表现为近零膨胀性质,这与实验结果也较为吻合。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增强现实等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三维感知设备和器件技术的发展,三维点云数据作为一种直观描述真实三维世界的数据类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一般通过激光雷达和三维扫描仪完成点云的获取。然而,这种方法获得的点云往往是稀疏的、不规则的,甚至存在部分缺失,从而影响后续的语义分割、识别重建、场景检测等环节。因此,对于获取到点云的补全
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我国冰雪产业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室内滑雪场作为推广冰雪运动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室内滑雪场正在国内大量兴建,并呈现出业态多元空间复合的发展趋势。由于这一新兴建筑类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与其相关的空间设计理论尚不完善。本文立足于客观需求,致力于探索出一套符合时代要求且适用于室内滑雪场的空间设计理论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上述行业发展动态与现状问题,通
学位
高速自动机作为自动武器设备的核心部件,对于实现供弹、输弹、击发、抽抛壳等循环动作具有重要作用。复杂的结构与故障模式使高速自动机的作战性能受到一定影响,而传统的事后维修方式不但成本高昂、容错率低,还无法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因此,发展一种快速、高效的高速自动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实现由事后维修、定期维护到健康状态监测、评估、预测和决策的智能化发展,从而提高军事装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效率。本文以某型号3
半芳香聚酰胺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器、汽车、轨道交通、特种装备中,并且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存在制备周期长、分子量分布宽等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近年来,微波因其高效绿色、靶向加热等特点而在聚合物合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C11和C12二元胺分别与对苯二甲酸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的尼龙11T盐和尼龙12T盐,采用微波辅助聚合
磨损是机械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磨损的形式又复杂多样,其中强烈的磨料磨损并带有一定的冲击是很常见的破坏方式。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韧性,较为适于此磨损条件。为了节省资源进行增材制造或循环利用进行再制造,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等离子熔覆技术在零件表面制备原位碳化钒铁基熔覆合金覆层,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现代工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已不是单一材料就能够满足的,通过制备涂层的方
学位
企业内部控制学作为财经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平台与线下授课的实战经验,探索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课程设计与运行。以2021-2022-1学期241名201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平台自动统计和线下测评形成数据样本,从线上、线下和混合实施三个方面对课程设计与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
期刊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在电力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现场操作培训过程中不允许随意停电,而变电站传统的跟班学习式培训存在着培训周期长、培训效率低、培训人员组织相对困难、可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研发与变电站实际运行状况相接近的仿真实训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现场调研和查阅资料对变电站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后,以河南省某220k V变电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