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及微纳孔箔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电荷态离了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广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 kV高电荷态离子物理综合研究平台的表面物理实验终端;在实验终端上对高电荷态离子诱导表面产生电子发射、表面纳米结构形成以及离子在微纳孔箔中的导向传输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电子发射方面,测量了Heq+,Neq+,Arq+和Xeq+离子垂直作用于Si,W和HOPG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产额。成功分离了单纯势能电子发射产额和动能电子发射产额。估算出了用于势能电子发射所需势能的份额。通过引入动能电子发射产额与电子能损的比值A分析和研究了动能电子发射,结果与半经验理论符合的很好。首次把A的研究扩展到高电荷态离子领域,认为A与入射离子的势能(电荷态)无关。   2.表面纳米结构形成方面,用不同电荷态不同入射动能的Xe离子入射到HOPG和云母表面,结合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在材料表面观测到了山峰状纳米尺寸结构的形成。在HOPG上产生明显纳米峰的势能阈值在电荷态为27,而在云母表面上首次发现用Xe29+离子辐照也能产生纳米结构。纳米峰的高度和宽度随着入射离子势能的增加而增大,而与入射动能没有直接关系。对石墨表面和云母表面纳米结构形成的机理分别用非弹性热峰模型和库仑爆炸模型给予了解释。   3.离子与微纳孔箔作用方面,用一维和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测量和分析了Neq_和Xeq+穿过150nm和250nm多孔箔和单纳米孔后出射离子的时间效应、电荷态分布、离子产额的角度分布和表征导向能力的临界角。研究了微纳孔箔后表面带电和入射离子束流强度对离子传输的影响。我们首次研究了离子在单个纳米孔内的传输过程。证实了单孔内存在导向效应,提出了单孔箔导引离子应用的可能。用导向效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的解释。
其他文献
期刊
弛像型铁电体0.67PbMg1/3Nb2/3-0.33PbTiO3(PMN-33%PT)单晶和多铁材料BiFeO3,由于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主要采用拉曼散射技术研究
学位
从风廓线雷达的谱宽数据出发,扣除非湍流对谱宽加宽的贡献项,得到湍流谱宽的信息,寻找湍流谱宽与湍流耗散率的关系后即可计算出湍流耗散率。然后对合肥地区对流层晴空湍流耗
学位
宋寅是一名24小时随时待命的搜救机长,且为全国组建海上救援飞行队17年来,共58名救助飞行员中仅有的两名女性飞行员之一.rn候命时,值班机长宋寅有两种方式接收任务:在救助范
期刊
颗粒体系是具有耗散性质的多体体系,其运动行为的定态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来维持,因而其本质上是一个远离平衡的体系。本论文将讨论稀薄的类气颗粒体系的各种非平衡态动力学行
学位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儿歌的节奏美。2.学会9个生字,认识“舟”字旁、“门”字框,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见”,做到匀称、美观。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初步
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位于青藏高原的羊八井镇,在拉萨西北90公里处,海拔4300米,现在有两个主要的宇宙线观测阵列:中日ASγ实验和中意ARGO-YBJ实验。ARGO-YBJ是世界上第一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入手。曾拜读过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书简》一书,书中提到:“作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世界水体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其中,重金属污染由于对人体危害大而备受瞩目,成为水体污染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前,常用的重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