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在发展进程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是乡村振兴中的“软实力”。乡村文化振兴,将给我国乡村民众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改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新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乡村一些优良的乡风民俗在逐渐淡化或弱化。众多地区乡村文化表现出疲软、下沉以及相伴而生的村风村俗没落等现象。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人才相对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难题。乡村文化状况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我们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选题背景,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与分析,谋求乡村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思路,以期乡村振兴。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明确乡村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基本模式以及意义;第三部分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契机和困境,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质效提升、文化交流频繁、乡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等,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位、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不足、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创新驱动力和文化滋养等困境;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引领主导形成合力、搭建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立交桥、产学并举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以“乡”为本,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剖析了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路径;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石家庄市鹿泉区在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