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疆小甘菊(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鳞果海罂粟(Glaucium squamigerumKar.)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野外调查两个方面对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特点及萌发期和营养生长期耐旱耐盐能力,观赏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种子发芽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小甘菊和鳞果海罂粟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甘菊种子萌发率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鳞果海罂粟种子在变温条件下,高温达到30℃时,才开始萌发,萌发温度较高。在最适变温条件下,小甘菊和鳞果海罂粟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均较低,这表明,小甘菊和鳞果海罂粟种子存在明显的休眠现象。(2)打破种子休眠实验表明:小甘菊种子种皮透性良好,不是导致休眠的原因,而种内含有某种萌发抑制物质可能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应用750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引起鳞果海罂粟种子休眠的原因有种皮的不透性及体内含有某种抑制物质,应用一定浓度的强碱溶液处理可以增加鳞果海罂粟种皮的透性,促进种子萌发,而体内亦含有某种萌发抑制物质,导致种子休眠,赤霉素可有效打破这种休眠。(3)种子萌发期耐旱及耐盐性实验表明:不同渗透势的水分和盐分胁迫对小甘菊和鳞果海罂粟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种子萌发能力的总趋势均为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减弱,在蒸馏水中种子的萌发最好;在外源激素赤霉素的作用下,小甘菊与鳞果海罂粟萌发期表现较好的耐旱耐盐性及干旱适应潜力,小甘菊表现耐旱能力较强,鳞果海罂粟表现耐盐能力较强。(4)营养生长期耐旱及耐盐性实验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小甘菊和鳞果海罂植株表现对干旱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小甘菊的耐旱能力较鳞果海罂粟更强;小甘菊、鳞果海罂粟温室生长的植株较生境条件下植株耐旱能力较差,在未来育苗过程中,要注意对植株抗旱性锻炼,以提高高小甘菊和鳞果海罂粟抗旱能力。通过对小甘菊、鳞果海罂粟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可以认为土壤含盐质量分数0.4%是小甘菊、鳞果海罂粟适宜种植的一个临界值。(5)物候观测表明:小甘菊于3月下旬种子开始萌发,至8月下旬完成生活史;鳞果海罂粟4月上旬萌发,7月下旬完成生活史,萌发后30d内便进入开花期,二者具有萌发早、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小甘菊花期可持续到8月份,鳞果海罂粟花期为4-6月,具有开花早,花期长的特点,其花色、花型优美,是难得的早春花卉,可作花坛、花境、花丛等用途,且以优势种集中分布生于干旱砾石山坡,荒山,盐碱地等,是荒山绿化,高速公路绿化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