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场反应器制备纳米钛酸锶及其性能测试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锶是一种具有压敏性和电容性双功能的材料,它具有利于低压化,静电容大,对低于标称电压的杂波有抑制作用,而且在吸收陡脉冲时不会出现过渡特性上冲等优点,同时非常有利于电子元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超重力反应器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超重力场气液传质设备。它利用旋转产生的远大于重力的离心力,使气液在高度湍流下接触,强化传质过程,提高传质效率。超重力反应器作为新型高效的多相流接触装置,可以极大地强化微观混合与传质过程,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分离和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等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1)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钛酸锶粉体,研究了表面改性剂PEG400和SDBS在合成过程中对纳米钛酸锶粉体性能的影响,并应用XRD、SEM、BET等一系列手段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SDBS和PEG400的添加浓度有一最佳值。通过SDBS和PEG400改性后的纳米钛酸锶粉体,其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颗粒的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5 nm,粒度分布较窄,团聚现象也大为改善。 (2)在流体力学和化学反应工程理论的基础上,以1-萘酚和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的偶合反应为工作体系,考察了超重力场内反应物体积比、浓度、流量、转速、填料等因素对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转速、加大流量、加大体积比、提高浓度对微观混合均有促进作用,使分隔指数Xs下降。在超重力反应器内对玻璃珠,拉西环,鲍尔环三种填料相比较,鲍尔环的微观混合性能强于玻璃珠及拉西环,为理想的反应器的填料。与其它几种反应器相比,超重力场反应器具有更好的混合特性。 (3)以四氯化钛、氯化锶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与超重力反应器相结合的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粉体,应用XRD、SEM、TEM、BET、TG-DTA等一系列手段对其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用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SrTiO3粒径为10~40 nm,晶型为立方相。与相同条件下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的产品相比,超重力法制备的粉体粒径更小,粒度分布更窄,表面颗粒完整,边界清晰。 (4)通过研究不同制备方式制得的钛酸锶粉体材料性能,得出以下结论:超重力反应器制备的纳米钛酸锶粉体材料,介电常数和非线性系数α明显大于直接沉淀法制备的粉体,并且前者的介电损耗也明显小于后者。因而超重力反应器制备的粉体性能优于直接沉淀法。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化疗仍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途径。顺铂(cisplatin, DDP)是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它是临床上广泛应
为了探究磁场对固定化酶的影响,本文选取固定化α-淀粉酶和固定化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这两种酶进行了固定化,得出了它们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对α-淀粉酶固定化后发现,最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