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感发热在小儿疾病中不属于独立疾病,而是常见和多发的症状。无论短期发热(2周以内)还是长期发热(2周以上),一般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以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居多。小儿发热以发热、恶寒、头晕头痛、呕吐、腹胀腹痛、乏力、纳差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小儿疾病传变迅速,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心肌炎、惊厥等急、重症,严重时有危及生命安全的可能。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较多也较常见的是给予口服退热药物和消炎药物的治疗。然而,小儿外感发热以感染居多,特别是病毒感染,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所以,临床研究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评价及探讨其解热机制,对推广运用中医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导师张骠教授基于对小儿生理病理特征的深刻理解和数十年的临证经验,自拟了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方,并将其命名为银葛清解汤。其方中的君臣佐使配伍为:君药用葛根和金银花两味药,臣药用桑叶、连翘、淡豆豉和荆芥四味药,以薄荷、蝉蜕和陈皮为佐使之药。张师认为致使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无外乎外感与正虚两端,外感以六淫之邪或时邪侵犯肺卫,正邪相争而发热;内伤以脾弱而不能健运以导致乳食积滞,积食最终无法消化而化热使得外热加剧。治疗上宜以疏风清热、和中化滞为治法,用药以轻清上浮之品为主,辛凉与辛温并用。因此,我们研究经验协定方银葛清解汤临床治疗小儿风热型外感发热的疗效,通过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评比。研究中以银葛清解汤为治疗组,以银黄颗粒和清开灵颗粒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治疗30例外感发热患儿。结果显示,治疗组通过银葛清解汤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通过银黄颗粒和清开灵颗粒的治疗后为总有效率76.67%。结果表明治疗组(银葛清解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