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00km以上深度形成的柯石英和金刚石能在超高压岩石出露地表后仍保存下来而没有因降压相变,说明超高压岩石必定是以非常快的速度从地幔折返到地表.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一快速抬升过程成为对碰撞造山动力学的一重要挑战.超高压岩石冷却温度—时间曲线的测定,可以为其折返机制提供最直接的观测资料和证据.前人通过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的年代学研究,已揭示了超高压岩石经历过两次快速冷却,然而对于两次快速冷却的发生时代尚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如对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存在多种认识;超高压岩石冷却到500℃左右的时代依据—多硅白云母Rb-Sr年龄范围较宽,需要其它矿物同位素体系的判别;第二次快速冷却尚需要更多数据验证;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尚未有高温段冷却曲线报导.该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进行了多同位素体系这下年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峰期变质时代:该工作综合应用阴极发光(CL)图像、锆石矿物包裹体研究及微量元素分析,判定了所测青龙山榴辉岩锆石是在榴辉岩相变质阶段新生成的锆石,它的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定年结果平均值(227.4±3.5Ma)较好的反映了青龙山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2.第一次快速冷却结束时代:该工作对榴辉岩中金红石U-Pb体系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通过矿物U-Pb等时线法及依据绿辉石Pb组成扣除金红石普通Pb法获得了一致的高精度金红石U-Pb年龄(218±1.2Ma).3.超高压变质重结晶锆石的U-Pb体系重置时代:对南大别超高压带内金河桥—榴辉岩中锆石据CL图像及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成因判别.4.超高压岩石的角闪岩相重结晶时代:根据微量元素及CL图像特征,金河桥榴辉岩中锆石的CL图像较亮的锆石边部形成于无石榴石、金红石等高压矿物生长的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5.第二次快速抬升起始时代:大别—苏鲁超高压带内存在一种面理化发育的榴辉岩,沿面理产出大量粗粒白云母,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该白云母为多Si白云母.6.大别—苏鲁超高压岩石冷却史对比及对构造演化的制约:综合该工作对大别—苏鲁不同地区超高压岩石定年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分别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建立了更为详细的超高压岩石冷却曲线,结果表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石具有一致的冷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