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及耐水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ifu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生产操作简单、产品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在多个领域中均有应用,应用最多的是压敏胶领域。但目前国内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存在粘接性能差、粘接性与内聚强度不平衡与耐水性能较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使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使用该乳液制备的压敏胶粘接性能优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两种叔碳酸乙烯酯单体对压敏胶进行耐水改性,得到了两种改性压敏胶。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与丙烯酸乙酯(EA)作为反应主单体,丙烯酸(AA)与丙烯酸羟乙酯(HEA)作为功能单体进行了乳液共聚合,利用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表征,研究了部分反应条件、反应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与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MMA用量为15wt%;BA与EHA的用量为80wt%,投料比例为65:22;EA用量为5wt%;两种乳化剂DES-30与CM-30的质量比为1:4,总用量为1.0wt%;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5wt%,反应起始投料与持续滴加质量比为1.2:0.8;功能单体AA与HEA的用量为1.0wt%与0.5wt%时,合成的乳液稳定性好,以乳液制备的压敏胶初粘力达12.91 N/25mm,持粘力达98 h,180°剥离强度达9.04 N/25mm。以两种叔碳酸乙烯酯单体(Veova,简称VV)VV9与VV10,对压敏胶进行改性。经过红外分析,两种VV改性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使用DSC进行分析,发现使用两种单体改性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提高,进一步证明两种改性单体参与了共聚反应;提高了乳化剂的用量解决了反应体系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反应起始投料50%VV单体的方式改善了乳液反应稳定性差的问题。之后研究了两种改性单体对压敏胶耐水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VV改性单体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压敏胶的吸水率、减少压敏胶从水白状态下恢复所需的时间。当VV9与VV10改性单体的用量分别为5wt%与7wt%时,72 h吸水率由7.93%分别降低到5.72%与3.83%,水白完全恢复时间分别减少了37.6%与43.9%,接触角由103.56°分别提高到110.08°与112.62°。
其他文献
为解决自然发火期短的自燃煤层在深井高地温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程度高的问题,基于能位测定和SF6示踪气体联合检测采空区漏风原理,以朱集西煤矿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工作面和留巷侧巷道风流能位状况,得出了采空区最大可能漏风区域,并利用SF6示踪气体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漏出风区域主要集中在工作面后段44~61#支架漏出;根据最小漏风速度,留巷侧距离工作面34m内的采空区均为散热带,且距离工作面越远
期刊
为了解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性能变化趋势,从而稳定保护膜的使用状态,对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剥离强度进行了室温工艺性能研究,拟通过改变后熟化条件,以及在压敏胶液中添加助剂等方式,研究聚氨酯压敏胶保护膜的剥离强度变化规律,找到加速稳定剥离强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后熟化温度,缩短后熟化时间;也可以通过在压敏胶液配方中加入适量催化助剂,降低保护膜涂布下线剥离强度,加速保护膜剥离强度的稳定,从
期刊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传染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11—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的临床诊断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罗湖区法定报告传染病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为1 487.76/10万,年均死亡率为5.72/10万;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
期刊
在移动网络、社交网络发展之下,使传统的互联网得以拓展,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大数据技术由此产生。文章对大数据技术背景下,计算与数据协作机制的构建与实现进行分析,并阐述该机制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元数据映射、哈希映射等方式实现实时大数据处理。
期刊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成绩与工作效果的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并激励和引导员工的行为。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本研究以A电池公司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对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A电池公司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方向及措施
学位
现代经济,科技与金融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最为活跃的两大因素,相互结合和相互融合日益加深,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为此,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构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在“新动能”形成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是其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引
学位
目的 了解2020年中国COVID-19疫情期间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变化情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COVID-19疫情不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2015―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采用R 3.5.0软件。结果 2020年四个不同阶段广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72.38/10万、
期刊
基于绿色制造和节能环保的需求,目前国内外压敏胶的技术挑战在于无溶剂生物可降解压敏胶的研发,本文基于氯磺化改性聚二氧化碳树脂(MPPC),研究了其作为压敏胶的流变和粘结性能。结果表明,MPPC的粘结性能和剥离力数据与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强烈的依赖关系。MPPC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其拉伸剪切强度就越高;当MPPC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7600~17500的范围内时,随着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其拉
期刊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新吴区2016—2020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年平均变化的百分比(AAPC)作为量化指标分析发病趋势变化。结果 2016—2020年无锡市新吴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5种、 3 509例,年均发病率为124.08/105。甲乙类传染病发
期刊
以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为支化单体,正十二硫醇(DDT)为链转移剂,采用自由基调聚-多烯单体共聚法(Strathclyde方法),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在丙烯酸丁酯(BA)、HDDA和DDT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0∶7.0时实现支化聚丙烯酸丁酯(BPBA)的制备。讨论了引发剂、理论固含率以及支化单体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分析支化的形成过程,对比线性与支化聚合物的不同性质。在制备BPBA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