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量结构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nett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致力于跳出当前名量结构研究中,单一共时静态描写分析的传统模式,基于泛时观,运用类型学、语法化、词汇化、连续统等相关理论,对古、今汉语中皆存在的名量结构,尤其是典型名量式合成词,如“田亩、词章、船只、银两、马匹、车辆、纸张”等特殊形式,通过泛时考察分析,进行了多角度、动态化深入研究。并根据汉语发展演变的连续性,尝试对共时现代汉语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的种种分歧,进行解释。本文认为:汉语量词(尤其是物量词)及名量结构,皆为一个相对开放且处在缓慢变化中的类。现代汉语中名量式合成词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量词典型程度和异源名量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是整个名量结构问题之核心,也是造成共时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内部种种差异的根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传统考察描写、分析与基于语料库的词频统计、泛时比较、定量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所做的初步尝试,对研究汉语史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用语料库情况。   第二章对当前名量结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着重对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物量词,以及汉语“数·量·名”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进而指出当前名量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着眼于历时,探讨汉语名量结构的起源及发展。运用基于语料库的词频统计法,对汉语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阶段所出现的名量结构的用例及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描写和分析。   第四章着眼于泛时,主要对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的来源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其主要有三种来源。量词的典型程度和名量结构异源造成了名量式合成词内部共时层面的种种差异。   第五章着眼于共时,结合前文研究,对现代汉语中名量结构的性质问题,分类及内部关系问题、范围确定问题以及名量式合成词可受个体量词修饰现象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六章结语。
其他文献
历史高考复习中运用质疑阅读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有效复习,适应历史高考对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The u
《陌上桑》是汉乐府最著名的篇章之一,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汉乐府双璧。汉魏六朝时期,《陌上桑》拟作共计34首,比该时期人们热衷的《长安有狭邪行》的拟作还多一首,数量上
中国人民银行4月14日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
吕天成的《曲品》是中国古代戏曲品评批评的开山之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戏曲理论。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曲品》的戏曲理论和价值。   文章共分为三个
有些单位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对人人网进行了封锁,上班时间不允许员工上人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要能上MSN,如今照样可以借用MSN来与人人好友跨平台无缝交流,这一切全有赖于不
刘过出身乱世,亲眼目睹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接受了风雷激荡的战争洗礼,而这也恰恰成为了激发他文思词情的契机。刘过虽“少有志节,以功业自许”,但是仕途坎坷,饱尝种种人生况昧,历
《农桑经》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于康熙四十四年完成的一部农学著作,该书集中反映了清初山东淄川一带农业和蚕桑的生产情况。关于作者蒲松龄,历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侧重于他
汤显祖在晚明社会动荡、复古文风弥漫之际登上了文坛。他的尺牍在其散文创作中别具特色。汤显祖的尺牍从内容上主要分为议政论时、论学衡文、寄情抒怀三个方面。汤显祖提出了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其深广的忧愤和形式的特别名动宇内,同时,它又是我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在艺术上极富开
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言谈思想和艺术作品所体现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或称为“魏晋风度”),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亮丽的美学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