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在瑜伽蝗虫姿势下动态评估下腰痛患者腰背肌的收缩功能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SLBP)是一种排除由特定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炎症、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脊髓病变、小关节炎或肿瘤等)引起的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该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研究表明CNSLBP发病与腰椎旁肌病变有关,但关于患者腰背肌形态、结构的改变尚无统一结论。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CNSLBP患者腰背肌功能会不同程度发生改变。X线(X-ray)、CT(Computed Tomography)及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对肌肉功能的评估意义有限。超声因为可以实现实时动态、连续多切面扫查,于是我们利用超声的优势尝试将其应用于CNSLBP的诊断和评估,寻求该疾病的辅助诊断及评估方法。针对CNSLBP的治疗目前也无特效疗法,指南推荐将有监督的运动疗法作为一线治疗,但并无推荐的运动方式。瑜伽作为一种运动方式,有其独有的优势,瑜伽用于CNSLBP的治疗疗效也已被证实。瑜伽蝗虫样姿势用于CNSLBP的治疗也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于是本研究选取瑜伽蝗虫姿势作为腰背肌研究的收缩状态,选取俯卧放松位作为腰背肌舒张状态,利用实时超声动态观察肌肉收缩运动的声像图特征及厚度的变化。目的在腰背肌舒张(俯卧放松位)及收缩(瑜伽蝗虫姿势)状态下,动态观察腰背肌的声像特征,测量腰背肌厚度,计算各组腰背肌的收缩率(收缩厚度/舒张厚度)(Contraction thickness/Relaxation thickness,C/R),对比研究正常人群在两种状态下腰背肌厚度的差异;对比研究腰痛患者在两种状态下腰背肌厚度的差异;对比腰痛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腰背肌收缩率(C/R)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52人(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年龄18~68岁,男性21人,女性31人,平均年龄40.35岁±11.04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3.845±3.476;收集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27例(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年龄27~69岁,女性15人,男性12人,平均年龄38.77岁±12.12岁,平均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24.46±5.16。实时超声动态观察各组腰背肌(包括双侧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腰方肌)从舒张到收缩时声像图特征及肌肉厚度的变化,测量两种状态下肌肉的厚度,所有测量结果均取同一个医师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每块肌肉的收缩率(C/R),分析正常组及腰痛组腰背肌收缩、舒张状态下肌肉厚度差异及正常组和腰痛组收缩率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各组腰背肌从舒张到收缩时的二维声像及收缩运动特征;健康志愿者各组腰背肌在两种不同状态下肌肉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最长肌最大、多裂肌和髂肋肌次之、腰方肌最小;同样,腰痛组各组腰背肌在两种不同状态下肌肉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组和正常人两组人群的四组肌肉在舒张状态下和收缩状态下经过组间比较,收缩率在除两侧腰方肌外,其余三组肌肉在舒缩状态下腰痛组和正常人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超声可以动态观察各组腰背肌从舒张到收缩时的二维声像及收缩运动特征;可根据腰背肌在俯卧放松位及瑜伽蝗虫姿势动态评估腰背肌的收缩率(C/R),C/R可提示肌肉的收缩能力。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获得正常人群腰背肌收缩功能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腰痛患者收缩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及评估腰痛患者锻炼前后腰背肌收缩功能的差异、运动对腰椎不稳的影响及对腰椎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CS-3D-TSE序列在肩关节MR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目的:评估CS-3D-TSE序列在肩关节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24名行单侧肩关节MR检查,包括轴位3D-T1WI-TSE序列,轴位CS-3D-T1WI-TSE序列及轴位2D-T1WI-TSE序列,其中CS因子为5。图像质量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由两位医师使用Likert量表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定量评价由两位
学位
学位
目的: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最后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IgAN诊断金标准为肾活检术,但肾活检术术后出血率较高。本实验通过对IgAN患者尿液细胞外囊泡蛋白组学分析,为诊断IgAN探索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方法:本实验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
学位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成人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鼻肠管置入的最佳证据,为完善超声引导鼻肠管置入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全球各指南网站、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相关数据库以及重症医学、营养协会网站关于成人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鼻肠管置入的相关文献,包括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团体标
期刊
目的:评估急性期重症胆囊炎患者一期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不同时间点返院行二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差别,为相关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以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02月至2022年01月期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肝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球病变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4个糖尿病肾病的基因芯片数据集 GSE30528、GSE47183、GSE104948 和 GSE96804。通过 R 语言“limma”包分别对数据集GSE30528、GSE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的同时,低生育水平持续存在,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激增,伴随着的是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医疗质量、医疗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因为一些老年前期特征的原因,45岁以后的中年人也成为多种疾病的“易感人群”,然而目前针对该人群健康状况的城乡对比研究较少,其次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严
学位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第6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80多万人确诊为肝癌,且约40万人因肝癌失去生命。尽管肝癌的治疗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其预后仍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约半数患者在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然而,目前尚未有稳定的早期诊断及预测肝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因此,探索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关键分子,成为当前临床医生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既往的研究,通
学位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局部进展期胃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术后容易肿瘤复发。研究发现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静脉化疗(intravenous chemotherapy,IC)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但是目前关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是
学位
目的探讨股直肌横断面面积(RFCSA)和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糖尿病肾脏病(DKD)进展的相关性,为DKD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研究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纳入自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成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879名。用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法测定VFA,超声测定RFCSA,并测定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SCys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