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自我的演进——“空巢青年”主体建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性的发展脉络下,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共同催生了一个高度混融的生活世界,在其中,公共生活与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边界被重新定义。而这种混融性在“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身上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他们以一种“蜂鸟式”的悬浮姿态漫游于都市生活之中以寻求关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作为“空巢青年”最主要的实践场域,是他们以实际行动趋近“理想自我”的舞台,在其中,他们能动性地生成种种策略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然而,“空巢”状态下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千差万别,每一个“空巢青年”都有着唯一特定的人生主题,那些细微的欲望和期待构成了他们作为主体的唯一标识。目前,“空巢青年”主题下的相关研究尚不丰富,且已有研究往往以社会建构和问题视角为导向,缺乏对“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关注和考察,未能呈现其自身对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的主观层面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各种行动。由此,本文将开创性地采取主体建构这一研究视角,以拉康的凝视理论、欲望理论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究“空巢青年”离开家乡、来到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生活的内在动机,并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供一些思考。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呈现了他者对于“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局部呈现了“空巢青年”在当前社会结构中的“脆弱性”。而在本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则综合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依次呈现了“空巢青年”对自我的认识、对日常生活的组织、对隐秘欲望的表达。根据对11位访谈对象的访谈资料的整理,笔者得以从主体性的角度理解“空巢青年”离开家乡、来到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生活的内在动机:他们不介意“被看”,但要自主选择“被看”的环境,并以自己所期待的形象“被看”;他们想要获得“做自己”的自由,自主支配时间和身体;他们享受都市生活的幻境,并在其中追逐自己的欲望,而这所有动机最终指向的是他们各自的“理想自我”。
其他文献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社会治理的实现依赖于基层社区治理的完善与发展。在现阶段,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也同样要求着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乡村场域,重视乡村社区的治理研究,助力乡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参与景区村庄社区治理项目的专业实践过程中沉浸式的体验村庄发展,对于项目带动下的村庄治理建设问题有所了解,并对村民主体在此过程中的边缘化参与现状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在这样复杂的场域中,这种状态产生
学位
近年来,韵律意识作为一种元语言意识,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已证实了语音意识在单词拼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然而韵律意识在单词拼写能力中发挥的作用近年来才被提及,而且很少有研究证实韵律意识之间存在的跨语言迁移。为此,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镇实验中学初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汉语韵律意识在英语单词拼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开展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韵律意识与语音意识之
学位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异同和高下。本文拟用汉英语用差异观及汉英翻译压缩策略为框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鲁迅小说集》及其四个英译本中的英语比较级使用为研究对象,观察英语比较级的汉语原文的类型及特点,对比英汉母语译者使用英语比较级时的异同,以及所体现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四个译本中所有表示比较含义的英语比较级的汉语原文来源有两大类:比较级和非比较级。两类
学位
虚拟运动是运动事件的重要分支,用表示移动的动词来描述静止的实体或抽象物。本文从八本中英文小说及其翻译中人工收集英汉语的虚拟运动共1244例,并依照Talmy(2000)对虚拟运动的分类,通过excel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标注。对英汉语虚拟运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虚拟运动的六个子类、动词表征、卫星词表征、零路径表征,回答了英汉虚构运动事件中不同子类别和不同路径表征是否存在异同及其特征两
学位
目的:分析对小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0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分组办法为随机信封法,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参照组(n=35),接受优质护理的患儿为观察组(n=35),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患儿短(P<0.05);(2)护理后,两组患儿凝血
期刊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2年6月就诊的小儿肺炎90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儿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
期刊
近年来,语言学习越来越与心理学、神经学研究相结合,以探讨心理或认知因素对语言习得/学习的影响。因此作为一项主要的认知加工能力,工作记忆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证实,尤其是对于阅读能力的影响。但大多数的研究都针对工作记忆对阅读能力的直接影响,少有研究引入其他相关因素。而作为一种元语言意识,句法意识既被证实对阅读能力存在很强的预测作用,也被证实与工作记忆有很大的相关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句
学位
本文以Talmy的运动事件类型理论为基础,基于自建汉英-英汉叙事语料库,包括莫言的小说《蛙》及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英语译本,和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小说《愤怒的葡萄》及胡仲持的汉语译本,本文对比分析所建语料库中运动事件表达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词化类型,旨在发现汉英运动事件表达的动词词化类型特征以及跨语言差异。经过筛选和统计,在汉英对比语料中共收集
学位
<正>~~
会议
近年来,因全球性防疫和疾病医治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叠加,使得聚焦医学人本主义精神与生命主体性认同、呼吁共同应对生命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对贫困人群施与更多的人文关怀,成为反思医疗制度化实践的动力。在中国卫生治理语境下,疾病被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困境的根源,回应医疗救助事业发展的需求变化,如何促使医学重返社会已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核心命题。为此,本研究以S市儿童医院中的社工部、与其合作的慈善组织以及在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