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在课程目标、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措施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实施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渐渗入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观念里,为之所接受,并在新课程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改变着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在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传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高的目标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优化,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整个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最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配置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出发点,结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概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教学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意义。二、对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含义、标准、特征及实施原则做进一步的界定和阐述,进而确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相关概念及标准。三、通过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分析,得出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具有优化的空间,为最优化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四、在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生成最优化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