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因其具有融资成本低、不稀释股份、不影响股东控制权等优点,已成为新三板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但随着新三板股权质押融资规模的扩大,新三板市场活跃性低、流动性差、规范性不足等缺陷也逐渐显露。尤其是在股权质押过程中,质权人融出资金,获取了股权凭证,但是股权不具有物质承载性和真是占有性,它只是根据法律而设的一种无形权利,不具有实际价值,这就导致了质权人面临极大的风险。所以,有效控制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过程中质权人的风险,不仅可以保障质权人的权益,还能促进新三板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枫盛阳公司为例,对股权质押中质权人风险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通过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股权质押的状况。其次,对枫盛阳公司基本情况、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事件以及质权人所承受的风险进行阐述。再次,利用历史数据,对股权质押过程中质权人所承受的风险进行度量: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掏空公司的成本角度出发,以质押前后公司财务状况的对比来度量道德风险;借助Z-score模型以及对质押股份的性质分析来度量处置风险;通过GARCH-VaR模型计算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时合理的质押率,与实际质押率对比来度量市场风险。研究发现,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中质权人承受了极大的风险,造成风险的原因既有公司内部治理体系的不完善、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也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质权人自身风险意识的淡薄。最后,对今后新三板股权质押中防范质权人风险给予相关启示,促进新三板股权质押业务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