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均对城镇化建设这一话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响应号召,哈尔滨在最近几年中致力于开展城镇化建设工作,并且成果显著,但和其他地区相比,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增长点单一、人口外流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哈尔滨市城镇化建设。2015年2月4日,哈尔滨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划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对哈尔滨市所开展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探讨研究的过程中,明晰了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以寻求理论支持,并根据对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现状的分析,结合哈尔滨市相关现行政策,揭示出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不匹配、社会政策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科教文卫政策未能跟进调整等问题,并从政策运行、政策宣传、监督机制、公共资源分配、公共政策执行方法等方面总结出问题的成因。分析英国西约克郡、德国科隆和天津市、成都市等国内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案例,借鉴发挥政策作用要重视市场机制和规律、科学合理规划与行政管理透明化、创新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哈尔滨市城镇化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及科教文卫政策提出意见,在经济方面引导本市产业多样化发展,增大转移性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比重的财政政策、吸引绿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的税收政策、刺激和鼓励民间资本提供公共服务的金融政策;社会政策包括实现与户籍制度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政策、因地制宜集约节约规划配置的土地政策;科教文卫政策包括鼓励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科技政策、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人才留存与引进的教育政策、挖掘城镇文化内涵打造和谐与文明并存的新型社区文化政策以及更加强调将预防同治疗相结合的卫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