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纪录片作品《铁西区》文本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8月9日,铁西区特大型国有企业正式宣布破产。这个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区曾经成就了无数辉煌,而如今由于它的长期亏损导致的倒闭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莫过于一百万工人的失业。1999年末,中国独立记录制片人王兵带着一台DV走进铁西区,历时18个月的拍摄和18个月的剪辑,以铁路为贯穿全片的主线、以铁西区的3个工厂为主人公的《铁西区》诞生,此片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又是一部记录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影视作品,因此在中国独立纪录片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铁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手法,从叙事学、美学、电影符号学等角度对铁西区进行解构,并从形式感和哲理性两个方面对《铁西区》的文本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王兵在拍摄《铁西区》时恪守着高度不干涉主义原则,将个人的拍摄模式放置在直接电影的教条之中,把“墙上的苍蝇”式的拍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片中出现大量的长镜头、多角度的视点转换以及作者严格的自我消隐体现出了王兵对形式感的刻意追求,也反映了他试图还原完整历史时空的全知式野心。通过分析得出,王兵的全知式野心一方面来源于全知视点的特性和《铁西区》题材的契合,另一方面在于王兵早期在电影学院学习过程中受到的世界电影大师的影响。另外,本文还分析了铁西区中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在现实面前的矛盾体现,阐释了铁西区所有人对周遭环境的麻木根源于中国传统农耕伦理文化。最后,本文还从社会、技术、政治与市场等角度分析了《铁西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了DV,社会化纪录片时期的到来呼吁更加关注现实主流社会的作品,而政治与市场的博弈最终导致铁西区成为时代前行中的牺牲品。
其他文献
定语是汉语和英语中共有的语法成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缺乏词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其实现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定语语序问题上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针对程序源代码同源性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代码指纹的同源性评估方法,基于程序依赖图表现代码逻辑与依赖关系,利用多种简化原则降低图结构复杂度,结合行为特征以及数据结构
在整个企业竞争战略之中,企业人才战略应该是企业的第一战略,当前江苏省中小型企业在人才战略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人才观念落后的问题、
<正>核战争最恐怖的一幕就是民用目标遭袭,由于战争双方谁都不愿意看到大量平民伤亡或工业设施灰飞烟灭的景象,这反而也成了防止爆发核战争的重要屏障。南亚核战争将有别于冷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生产物流系统关系着企业能否正常生产运营,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生产物流系统是一个复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在线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是构建终身
清华简《保训》是以楚文字抄录的周王室原始档案,其内容为周文王临终以《易》授武王,嘱武王修持中道,敬慎不怠,把握时机以受天命。《保训》中提到的中道传统,以及舜、微之事
<正>一、引言为贯彻国办发(1991)14号文《关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促进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迅速成长的意见》的精神,实现《上海市科技发展“八五”计划》中关于重点培养一批
本论文以日语版平板电脑说明书为原本,结合严复的“信达雅,,学说,进行日译中翻译策略分析。第一章引言部分对文本进行了详细介绍。本论文使用的日文文本为联想(Lenovo)公司生
差别化土地整治已成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供给优质土地空间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重庆土地整治的实践出发,分析发现其常规性土地整治的缺陷亟待克服.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