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淮南潘集矿区为例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淮南潘集采煤沉陷积水煤矸石堆存区为研究对象,区内为多煤层开采,累计开采厚度大,造成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沉陷,加之第四系松散层较厚,中间黏土层隔水性良好,浅层地下水水位较高,经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形成了不同格局的采煤沉陷水域。利用煤矸石进行充填复垦是目前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煤矸石中含多种矿物及元素,经长期淋溶、浸泡、扩散等作用影响外围水体,进而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等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因此研究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矿区水质综合利用与管理和矿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查,采集不同类型的煤矸石样品,分析了煤矸石中元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粗块矸、混合矸、洗选矸三种类型煤矸石堆存试验田,采集不同类型煤矸石浸出液样品;依据堆存条件、时间及范围对沉陷积水区进行分区,采集对应堆存区地表水样品,分析了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⑴不同类型煤矸石中F、pb2+、Mg2+含量均呈粗块矸>混合矸>洗选矸;Cr6+含量差异性较小,呈洗选矸>粗块矸>混合矸;Fe呈混合矸>洗选矸>粗块矸;Mn2+呈混合矸>粗块矸>洗选矸;Ca2+呈洗选矸>混合矸>粗块矸;⑵煤矸石对水质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堆存初期,混合矸对水质的影响程度基本高于洗选矸和粗块矸,随着堆存时间的增加,煤矸石浸出液中Pb2+、Cr6+、Fe、Mn2+的含量均有大幅度降低,pH、F、Ca2+、Mg2+、SO42-含量的降低幅度均较小;⑶堆存区地表水中Ca2+、Mg2+、SO42-和浅层地下水中各指标含量基本随堆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大幅度降低后小幅度升高并基本稳定的趋势,地表水中pH、F、Pb2+、Cr6+、Fe、Mn2+基本呈小幅度升高并基本稳定的趋势;⑷煤矸石堆存区水体基本呈弱碱性,提高了水体中致碱阴离子含量,经沉淀絮凝等理化作用使水体总硬度降低;⑸煤矸石对水质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煤矸石类型与风化程度,煤矸石中元素含量与赋存状态,堆存时间与范围,温度,大气降水与蒸发,地表径流,水动力循环条件等。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制备钠插层二氧化锰(Na_xMnO_2),解决电解液中的Na~+在二氧化锰(MnO_2)深层扩散性差的问题;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Na_xMnO_2,改善了它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电容性能;将rG0-Na_xMnO_2固载在TiN基底上,提高了它的循环稳定性和在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电容性能。(1)设计合成Na_xMnO_2。采用水热反应方法合成MnO_2,以MnO_2和NaOH为前驱
本课题的内容为以芽孢杆菌Bacillus sp.WSHB04-02所产碱性果胶酶为主体的复合酶制剂应用于棉织物精练的工艺研究,本研究成果对促进国产碱性果胶酶的应用,推进棉织物酶法前处
本文将运用霍耐特 《自由的权利》 中提出的社会自由概念来探讨市场与规范性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由的权利》 通过规范性重构的方法探寻现实社会体制中的规范性潜能,并发现市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物理性能及其能通过工艺调控对其进行设计从而在电子封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热导率作为电子封装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轻量化作为各行业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因此,实现结构轻量化的先进制造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复杂薄壁多通管零件在结构轻量化方面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用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的一个潜在威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引发的环境问题将十分严重。目前,珠江下游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