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VC二进制算术编码器的实现与CABAC算法改进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催生了高清视频的发展,视频分辨率需求逐渐增长为1080p高清电视(HDTV)、3840x2160p超高清电视(UHDTV)以及更高,在庞大的视频数据规模下,视频编码技术也在逐渐发展。H.265/HEVC标准于2013年起成为当前最为通用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其带来超高压缩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编码运算复杂度的大大增加,因此优化H.265/HEVC的编码计算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CABAC作为HEVC的熵编码算法,是整个编码流程的吞吐瓶颈,本文基于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对CABAC熵编码的算法提出了编码速度上的改进方案,并对CABAC二进制算术编码器进行了高效的FPGA实现。本文主要工作由以下两点构成:(1)在算法改进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EVC的CABAC概率估计更新加速算法,通过将编码数据进行分组打包,仅在每组符号编码完成后进行一次概率估计更新,在对编码效率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可对编码速度造成一定幅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对HEVC视频图像的编码,该改进算法在平均提高11.3%~19.5%的编码速度的情况下,平均仅使编码效率下降2.15%~3.05%,用小幅度的编码效率下降换取了较大的软件编码速度提升,该算法在软件HEVC编码领域具有良好的改进意义与应用价值。(2)在硬件实现部分,本文实现了CABAC编码中二进制算术编码器的一种高效的硬件流水线结构,根据算法特性设计并优化了编码器的硬件架构,将概率状态数据储存在SRAM中,并使用查找表优化概率估计更新运算;对编码数据进行打包处理,简化概率估计更新带来的计算量,降低了SRAM的资源使用量;二进制算术编码使用四级流水线结构,支持并行化编码,并减小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依赖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硬件CABAC二进制算术编码器在有限的硬件资源消耗下,平均每时钟周期可以完成4个bin的编码,平均时延为3~5个时钟周期,吞吐率达到800Mbin/s,能够符合1080p高帧率高清视频硬件实时编码的需求。
其他文献
多目标回归是对传统回归模型的扩展,旨在使用一组共同的输入变量预测多个连续变量。其主要挑战在于:对输入数据与其对应的输出目标之间的复杂关系建模;对输出目标之间的复杂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玉米籽粒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决定了玉米的应用价值。对玉米籽粒的研究有助于为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提供理论基础。玉米籽粒突变体为玉米籽粒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1764突变体属于玉米籽粒发育缺陷型(defective kernel,dek)突变。该突变体成熟籽粒皱缩,胚乳填充不充分,胚发育严重缺陷,致死,不能萌发。相较于同时期的野生型,未成熟籽粒石蜡切片观察表明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球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转移及侵袭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层级、多阶段、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肺癌远处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已知的如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淋巴管及血管形成、调控肿瘤细胞渗出血管的各种细胞因子、肺癌细胞增殖、转移微环境等各类因素均与肺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有关。而针对已经发生肿瘤远处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靶向治疗是
执行时间、调度费用、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消耗是衡量工作流调度优劣的关键评估标准,然而相对于传统分布式系统例如网格计算,云计算由于其复杂多变的特性,导致这些评估标准所受
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姿态识别在生物医疗、人机交互、智能家居等重要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日益增多,直接或间接造成大量的社会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对用户来说,如何在日益增长的信息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让用户
种子包衣作为种子加工处理中关键的一环,具有提高种子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种子萌芽的重要作用。种子包衣处理的结果也对种子质量影响巨大。自我国推广种子包衣技术以来,种子包
在国家加大力度投资新基建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电网迎来飞速发展,配网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一环,而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必须基于安全、可靠、坚强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
我国的纺织行业生产规模庞大,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但是生产模式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阶段。目前布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大多依赖于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
研究目的:原纤毛(primary cilia)可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进而可能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中心粒微卫星处的OFD1(Oral-FacialDigital type I syndrom,OFD1)蛋白能抑制原纤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