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WiFi多AP并行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智能终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网络速率和网络时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AP部署到无线局域网中,多AP场景下不同用户之间干扰带来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下一代Wi Fi标准802.11be(EHT)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吞吐量、优化传输时延的目标,然而密集组网带来的多AP干扰已经成为严重限制Wi Fi性能提升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下一代Wi Fi提出了多AP协作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OFDMA协作、多AP干扰置零、多AP联合波束成形、多AP协作MU-MIMO。根据下一代Wi Fi的目标,设计出在多AP场景下切实可行的干扰管理方案已经成为下一代Wi Fi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IEEE 802.11标准的发展,然后介绍了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IEEE802.11be以及802.11 MAC帧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下一代Wi Fi多AP场景下的并行传输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针对多AP下行波束成形场景下用户选择遍历算法复杂度高,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SSI的用户选择算法,并结合下一代Wi Fi标准提出了多AP下行波束成形配对方案;然后,本文针对多AP联合传输下传统的显式探测反馈获取信道CSI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隐式探测的多AP联合传输方案;最后,针对多AP场景下干扰置零技术存在的开销过大、应用局限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干扰置零的多AP并行传输方案。本文提出了几种多AP场景下的并行传输方案,这些方案适用于现有Wi Fi标准(802.11ax)以及下一代Wi Fi标准(802.11be),能有效解决多AP的干扰问题,提升系统性能。并且这些方案都考虑到在实际Wi Fi场景下的开销问题,具有很好的可实现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传统磁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通常只有一个发射端和一个接收端,这种成熟的一对一供能模式给许多小功率应用或者供电环境相对稳定的设备带来轻便性和实用性。但是对于某些大功率应用场景,一对一模式的功率等级有限并且需要承受更大的电压电流应力,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例如多自由度无线供电等。单对单无线供电系统在充电区域上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开始采用线圈阵列的方式来扩大充电范围,多发射线圈并联在单个输入源的方法得
学位
学位
本文研究了两类由一条直线(即不连续边界)分隔开的具有两个区域的平面分段光滑线性微分系统。第一类的两个区域对应的子系统都有一个虚焦点(焦点不在对应区域内),另一类的两个区域对应的子系统都有一个实焦点(焦点在对应区域内)。通过构造Poincaré映射,分析由线性子系统在相空间中的运动轨线与不连续边界交点推导出的新函数的零点个数,得到了crossing极限环(即无sliding行为)的存在性和个数的完整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