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服务是在适应新的网络环境和信息环境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为依托,以知识服务为主体,向特定的机构和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从以往的文献资源服务转变为专人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这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一大变革,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国内“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学科服务建设工作,多数院校的学科服务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情报服务、北京大学的学科态势分析服务等。但与此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科服务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学科服务制度不健全、学科服务内容层次较浅、学科服务平台访问互动量低等。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助力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界和科研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内42所“双一流”高校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调研和电话访谈对这42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状况展开调研,分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厘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涵及相关理论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状况,以及用户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展开调研,通过归纳总结、SPSS分析对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高校学科服务建设及发展的对策建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为适应新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变革、提高服务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双一流”高校拥有充足的经费与丰富的资源做支撑,其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国内高校学科服务建设的最高水平。本文通过总结“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以期为其它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