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汽车限滑差速器设计与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总成之一,能够实现左右两侧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同时将扭矩分配给驱动车轮。越野汽车,特别是中、轻型军用越野汽车行驶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对通过性、机动性和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越野汽车要求差速器具有较高的锁紧系数,能够实现扭矩的不均等分配,即在越野汽车行驶过程中,差速器能够使阻扭矩大的一侧驱动车轮得到较大的驱动扭矩,阻扭矩小的一侧驱动车轮得到较小的驱动扭矩。显然,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无法满足越野汽车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各类限滑差速器应运而生,例如带差速器锁的差速器、高摩擦式差速器、自锁式差速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锁紧系数,改善了越野汽车的通过性能。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其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优良的限滑差速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对目前限滑差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已有的各类限滑差速器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目标——越野汽车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了差速器齿轮副受力模型并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到了驱动扭矩可按瞬时传动比进行分配这一重要结论,同时确定了锁紧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差速器在结构、性能以及啮合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了变传动比的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变传动比锥齿轮副节曲线的展开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变传动比锥齿轮副的齿形进行了设计,得到了球面齿形。最后,根据理论研究设计的结果对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进行了试制,并进行了试验台试验。比较系统地对越野汽车限滑差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变传动比齿轮副设计和试验等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1、对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进行了力学分析以及工作过程分析,对其限滑理论进行了探讨;通过考察对车辆轮胎与接触地面之间附着系数,得到了锁紧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k=1~4.5。2、提出了变传动比函数关系式;运用微分几何的相关方法,将锥齿轮节曲线从空间延伸到了平面上。3、推导出了渐开线平面齿形的方程组;设计了平面齿形,并求出了齿形的渐屈线;求出了空间齿形,利用计算机对锥齿轮副的空间啮合关系进行了模拟。4、进行了试验台磨合试验和综合性能试验,初步论证了研究设计的正确性。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设计、试制的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能够满足正确的啮合关系,实际锁紧系数k值达到了4.5,并且该变传动比限滑差速器的主动安全性较好,且便于安装,具有较多优点,能够达到越野汽车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产足月初产妇95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n =48例)和对照组(n =47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之
景德镇是元明清时期御器厂的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御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00余年。而康熙时期“臧窑”的兴起,在众多御窑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清代御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阶段。“臧窑”在继承前朝运作体制的同时进行了改良,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年窑”和“唐窑”的发展。其实臧窑的成功与不仅来源于督陶官运筹帷幄的管理,还包括了匠人们高超的技艺制作,瓷样设计者巧夺天工的设计与表现,更与康熙对御
<正>美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其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已成为很多国家争先效仿的模版。现就本人曾参观过的美国东北部的四所医院,分别是泽西海岸大学医学中心
通过新闻作品中对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 ,结合大量的新闻作品示例来说明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既要反映新闻语言的“真” ,又要具备文学语言的“美” ,要将二者兼顾 ,灵活运
【正】 “山药蛋”派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唯一的真正成熟的流派,有一批成熟的作家,如赵树理、马烽、孙谦、西戎、胡正、束为。该派孕育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达到鼎
期刊
采用碾膜法制备MnO2电极,运用XRD、SEM和恒流放电测试研究了380℃热处理条件下,电解二氧化锰(EMD)的晶型改变和黏结剂对锂锰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PTFE黏结剂,并添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100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纳
心理应激承受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应激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心理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应用
血红蛋白病是珠蛋白基因突变后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或者合成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是非常重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能够对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进行修复,并且有了广泛的研究。Rad23蛋白参与了损伤位点的识别过程,是NER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修复蛋白。该蛋白在酵母和人体内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在家蚕体内很少研究。本文对BmRad23的亚细胞定位、功能等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分析了紫外线辐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