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之后,自主选择的更高层次教育,它是通向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世纪以来,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十分重视,多次在重大会议中提出要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推进高中教育普及。各地普通高中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高中教育走向现代化,主要措施是改扩建学校、添置教育设备、改善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等。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各地普通高中的软件和硬件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示范学校也越来越多,教学水平出现质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导致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县域公办普通高中筹资能力下降,加上地方政府投入不足,不得不举债发展。学校的债务规模一度超过学校的筹资能力,债务危机频现。县域普通高中债务如果继续放任不管,不仅干扰学校正常运转、影响教师队伍稳定,还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破坏社会和谐。因此,债务问题已成为县域公办普通高中发展的瓶颈,阻碍着这些学校的良性发展。本研究着重以Y市七县(市)为例,展现县域公办普通高中债务的缘起、现状,通过各县(市)普通高中债务现状分析,归纳出县域公办普通高中债务形成的共性因素。最后,从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办学长效机制;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完善教育行政政策;全面推进依法办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推进县域公办普通高中走向良性发展的长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