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会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期待经营者与其“同心同德”。在各种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激励应用最广,而高层管理者也成为最重要的激励对象。然而,在股权激励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采取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票期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健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信息披露和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给出若干新思路。  实证研究中,选取2009~2013年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度量盈余管理程度,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产业的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被激励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则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完善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考核标准,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经理人市场,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点是,从整体上将股票期权激励的影响划分为股票期权激励程度和股票期权激励环境的影响,并在样本选取的行业和时间等方面更加严谨,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已经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已经成为第一资源的人才,已成为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关键问题。面对市场竞争和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天津网通急需通过改
权益融资是上市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如何将权益资本成本控制在理想水平上,已成为上市公司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认为,企业主动披露有效信息,能够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透明度,有利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近几年,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他们不仅关注财务信息,也重视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非财务信息,其中就包括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了企业对员工
80年代初期,中国在鲁布格水电站工程中首次进行了项目管理的实践,短时、高效、低成本让人们看到项目管理这一思维模式的巨大潜力。随之,许多工程对它的使用进行了尝试。2002年4
移动通信发展至今,针对个人用户市场而言,其市场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增量市场已经非常有限。而且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形势还会愈发激烈,如何发展出一条能有效应对竞争并获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