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会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期待经营者与其“同心同德”。在各种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激励应用最广,而高层管理者也成为最重要的激励对象。然而,在股权激励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采取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股票期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健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完善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信息披露和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给出若干新思路。 实证研究中,选取2009~2013年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来度量盈余管理程度,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产业的股票期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被激励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则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结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完善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考核标准,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经理人市场,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的创新点是,从整体上将股票期权激励的影响划分为股票期权激励程度和股票期权激励环境的影响,并在样本选取的行业和时间等方面更加严谨,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