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瓯柑是温州负有盛名的特产之一。在光绪三年温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及政府停止进贡瓯柑的情形下,瓯柑逐渐成为温州对外出口的重要土产,瓯柑的运销贸易日趋繁荣。商人通过向柑农收购柑果,再经瓯海关出口,运往天津、上海两大贸易市场。瓯柑贸易量与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使得运销贸易成为不同势力人群博弈的焦点。民国以后,国民政府在1928年大力推行合作运动,并在1930年代初提倡“生产、运销合作”,各地陆续建立生产、运销合作社。温州瓯柑运销合作社于1933年成立,合作社对于柑果的运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运销体系。本文以晚清至民国温州瓯柑运销为中心,考察这数十年瓯柑运销的特点及演变,进而探析这一转变带来的深刻影响。“合作运销”的推行改变了原有运销环节各人群所扮演的角色的改变,其暗含的影响是合作社成员如何去利用“合作运销”来获得优惠。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瓯柑运销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忧患与纠纷,也以小见大的反映了国民政府试图打破原有贸易体制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