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宪政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ffinr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部分省市尤其是外向型企业主导的省市因外部需求不足,企业倒闭事件频繁发生,失业人口剧增,部分地区还不断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我国经济也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为减缓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保障公民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应有的宪法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将公权力之手伸入到市场经济运行之中对市场及公民个人的行为进行干预。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一步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①凡权力都是侵益性的,只有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使权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而宪法正是“法中之法”,是从更高层次上规范公权力运行的某种规则,具有最高性、根本性等特征。宪政则是活的宪法。两者的基本内涵均是始终关注公权力的运行,将权力这只“猛兽”放在笼中,从而限制公权力的行使,避免公权力尤其是金融危机时的政府权力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犯。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用宪政的眼光,才能正确审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政府与公民的深层次的关系问题,进而对金融危机中如何建立有限政府以及对如何保障公民权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真正做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②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叙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及论证角度。  第二部分是正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宪政问题。分别是:  (一)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界定:本部分试图通过研究政府干预的产生、政府干预的权源等推导出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基本内涵及其区别于常态下政府干预、区别于宪法中紧急状态中政府干预的特殊性质;  (二)从宪政视角具体分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干预的正当性:文章论证了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我国经济的衰败局面,但从宪法学角度看还存在诸多与民主、法治、人权保障不合拍的地方;  (三)通过对已经过数次金融危机洗礼,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行为已逐渐宪政化的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从宪政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四)紧紧围绕宪政三个基本精神:民主、法治、人权,从三个大层面思考如何构建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干预的宪政体制:本文提出:首先,应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和作用,使政府干预在体现宪政民主原则的同时兼顾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其次,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手段应当坚守法治底线,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政策等控制手段从而刚柔相济应对危机;再次,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当坚持有限政府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保障我国宪政体制下各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最后,应当建立符合我国宪政体制的宪法监督制度以保障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第三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与共和国同生共长,是我国大型国有金融企业集团.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是集团的旗舰公司,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明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民生新闻成了众
电子档案系统将有关证件、资料通过扫描形成电子文档,以电脑和手机为数据存储设备和接口,构建管理工作辅助平台。电子档案的采集方式分为人工采集和数据采集,对其实行分类管
四月正值春夏交替之际,骄阳已悄然悬挂于高空之中,与运动会比赛场上的热火朝天相映成景。准备了已久的英语风采大赛在晚上即将拉开序幕。班里的学生辛苦地跑完了400米,跳完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河南洛阳市栾川县中天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主要生产钼精粉.现有中天矿业公司、牛心垛矿业公司两个分公司和三川大红钼矿厂、百炉沟铅锌矿厂、湾
ZGMn13冲击板的失效方式为不同角度的粒子撞击和冲刷 ,其表面可以分为三个典型的磨损区域 :低角度撞击区、高角度撞击区和冲刷区。详细分析了该三个磨损区域的磨损机理。次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判决既判力是防止当事人对纠纷进行重复争执的确定力,既判力理论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判力客观范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决对纠纷形成多大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事实证明,应试教育不会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那么初中数学课堂怎样才能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