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原发和继发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慢性移植肾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原发和继发慢性肾脏疾病(包括慢性移植肾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形成肌成纤维细胞是RIF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TGF-β1是RIF的核心作用因子,TGF-β1始动并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的全过程。IL-1β在RIF过程中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以永生化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为研究对象,发现IL-1β和TGF-β1均可诱导NRK52E细胞发生转分化,并在促转分化的不同环节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二者在整个EMT过程中所表现的相互作用以协同效应为主。最后我们发现,微丝解聚本身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EMT的发生,并对IL-1β的促转分化作用具有复杂影响,对TGF-β1的促转分化作用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结果丰富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理论基础并为RIF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进展到终末期所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事件之一,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76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
儒家教化思想以"人性论"为依据,以"成己成物"为目的,以"礼乐"为主要载体,其蕴藏的丰富内涵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当今高校教育理念不断变革、学生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每年诊出为前列腺癌的美国男性达到将近20万人,其中约3万人死于前列腺癌。在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发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抗高血压治疗意义。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分娩产妇15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后继续进行正规的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采用切开复位桡骨远端接骨板内固定术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术,术
榜样典礼仪式教育将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与典礼仪式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和重要抓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度重视学生榜样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实施榜样典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