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呼和浩特地区蒙汉族成年人正常牙台,包括上颌前牙根尖至梨状孔底的水平距离、上颌前牙区牙槽嵴的宽度及其上方10mm牙槽骨的宽度、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高度、以及上颌前牙的倾斜度等相关距离的测量值,得出参考范围,试图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同时探讨呼和浩特地区蒙、汉族正常牙台成年人,在上颌前牙区与梨状孔之间硬组织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呼和浩特地区正常牙合(按标准)成年人60例(蒙、汉族各30例,分别男女各15例),对上颌骨前牙区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1mm)扫描后,导人工作站利用计算机软件Extended BrillianceTM Workspace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在上颌前牙的每个牙位上截取与牙弓曲线垂直的截面,在选取的截面上测量上颌骨前牙区与梨状孔之间硬组织结构的有关数据,对所测量的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各项测量值经统计学处理,获得蒙、汉族正常成年人测量值。②分别进行蒙汉、男女、左右两侧各项对应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蒙汉族男女在上颌前牙根尖至梨状孔底距离的比较有差异。④上颌前牙牙槽嵴顶宽度,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切牙的蒙汉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蒙族大于汉族。⑤上颌前牙牙槽嵴顶上方10mm牙槽骨宽度总体上是男性大于女性、汉族大于蒙族。⑥蒙汉族男女在上颌前牙牙槽嵴高度的比较有差异。⑦上颌前牙牙体长轴与牙槽嵴长轴之间所成夹角角度,总体上是男性大于女性、汉族大于蒙族。结论:①利用应用软件MPR(CT多层面图象重建)进行的三维重建和测量,图像清晰,数据准确。②总结了呼和浩特地区蒙汉族上颌骨前牙区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该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③呼和浩特地区蒙汉族正常殆成年人在上颌前牙区与梨状孔之间的硬组织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