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ostw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实践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持久动力。但是,我国农村发展缓慢,与城市发展差距巨大。农村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力资源的严重流失,村干部素质相对低下等成为了农村发展出现恶性循环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农村社会经济的振兴,最终依靠的是人才。正是在此背景下,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制度既是一个新生事物,又有历史渊源。其自身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制度自身的原因,也有制度外的原因。尤其是大学生担任“村官”在法律上的争议,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一系列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阻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在考察研究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参与课题组进行的实证调研,从大学生“村官”制度本身、政策的执行过程,以及运用政治生态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自身意义和现存问题;提出大学生“村官”制度化,走大学生“村官”政策法治化的生态之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从完善大学生“村官”选任机制、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畅通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发挥高校优势对接大学生“村官”计划,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贡献微薄之力,并期望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近日,由青岛市有关部门经过半年的普查摸底后汇总而成的《拟新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目录》对外公布,其中收录了此次青岛地区普查摸底过程中新发现的1200余处历史建筑,同时还收
种群不同年龄组的生态位是种群资源利用随时间变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高度将植物种群分为乔木组、幼树组和幼苗组3个年龄梯度,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栲
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本论文研究党的先进性与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关系,对于新时期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加
当前,廉政文化建设成为国际社会乃至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热点。行政机关、企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切实加强廉政教育、拓展廉政文化阵地、创作廉政文艺作品、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