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数字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非协作通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非协作通信是一种不干扰收发双方正常通信的情况下,实现通信系统的非授权接入。因此非协作通信系统接收方在解调时首先会利用接收数据对调制方式、载波频率、符号速率等各种调制参数进行估计,然后不断提取信号的各种特征,实时调整解调器的参数,从而完成非协作通信的实时解调。本文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非协作通信系统中信道群时延和系统相位噪声对不同调制方式信号所带来的解调损失,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盲均衡算法,有效补偿了信道群时延所带来的码间串扰,降低了非协作通信系统接收方的误码率。同时,基于频率扫描与载波恢复环路的协同工作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载波频率估计算法,提高了盲解调的载波频率估计精度。第一章为绪论,详细介绍了非协作通信研究和发展状况,对非协作通信研究中的各种参数估计算法做了历史性回顾。随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贡献。第二章研究了非协作数字通信系统载波频率估计算法。首先介绍了适用于实时解调的载波频率估计算法,分析了各种算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Z变换的抛物线插值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在运算复杂度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载波频率估计精度。第三章研究非协作通信中信道群时延对不同调制方式信号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盲均衡补偿算法。新算法结构简单、自适应能力强,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补偿信道群时延所引起的信号混叠现象,降低接收机误码率。第四章以多进制相位调制信号为例,研究了相位噪声对不同调制方式信号所带来的解调损失,对非协作通信中接收机的指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第五章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