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和青岛两地旅游行业协会为例,分析了我国旅游行业的生成模式及现存问题,以比较借鉴的视角切入,介绍并分析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行业协会性质、角色功能及其运作机制,从中探讨其对我国旅游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和运行可资借鉴的地方,为今后我国旅游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提出制度化的建议。
第一部分“导言”针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框架作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部分对行业协会和旅游行业协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以把握本论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有所提升及创新的所在;第三部分则通过交易成本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解释行业协会的本质以及存在的必要性,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则分析目前旅游行业协会管理的现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特点分析我国旅游行业协会的产生途径及特征,并依此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行业协会模式分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类;第五部分引入北京和青岛两个案例,进一步细化、全面的分析旅游行业协会的运作模式;第六部分则通过文献资料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香港和美国旅游行业协会为例,指出其对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的启示。第七部分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和文献分析的结论,指出中国的旅游行业协会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建议,如:政府与社会合作化,合理分工,密切配合;改进质量保证金管理,奠定旅游协会诚信基础;扩大会员范围,在市场机制下形成旅游产业横向联合;实行会员推荐制度,确保会员质量审查;加强协会间区域联合等;最后,第八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