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及抗IFN-全人抗体的功能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病理特征。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及ELISA 的方法对SLE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 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状态、Treg 的数量及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进行了检测,以系统的评估SLE 患者中T细胞免疫应答的功能。研究结果显示, SLE 患者外周血中T 细胞表面CD69 和HLA-DR 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其中CD4+T 细胞中CD45RA+T 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 CD45RA+CD45RO+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同时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 的数量明显减少;分析SLE 患者CD4+和CD8+T 细胞分泌IFN-?和IL-4 的能力,结果显示,SLE 病人CD4+T 细胞中IL-4 分泌细胞的比例高于正常人,CD8+T 细胞中IFN-?分泌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上述结果显示SLE 病理状态下,T 细胞的外周动态平衡(Homeostasis)和功能存在异常,是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表现,并可能参与了SLE 的病理进程。为了进一步探讨T 细胞在SLE 致病中的作用,我们利用SLE 动物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单次腹腔注视Pristane 后在BALB/c 及C57BL/6 小鼠中成功诱导出狼疮样病理表型,包括外周自身抗体升高、关节炎、肾炎等病理症状,小鼠中T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ICAM-1 和共刺激分子ICOS 的表达明显增加,B 细胞表面MHC II 类分子的表达增高,小鼠腹腔中CD11b+Ly6Chi(干扰素产生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比较Pristane 注射的正常小鼠和TCR 基因敲除小鼠中病理表型的变化,结果显示T 细胞的缺失不会影响小鼠外周血中IgM 的水平增高,但是IgG 的水平未见升高,表明T 细胞的缺失可以造成抗体IgM 向IgG类别转换的异常;进一步采用过继性转移方法将Pristane 处理小鼠中的T 细胞转移至T 细胞缺陷小鼠后,发现与PBS 处理组相比,Pristane 组来源的CD4+T 细胞介导TCRKO 小鼠血清中IgG 水平升高相对于PBS 组更加明显,表明Pristane 诱导小鼠产生狼疮样动物中,T 细胞在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IFNα 和SLE 的病理病程密切相关,使其成为SLE 临床治疗中重要的候选靶点分子之一,通过设计分子阻断IFNα 和其受体结合,有望起到缓解和治疗SLE 的目的。本研究利用从全合成抗体库中筛选获得的特异性针对人干扰素huIFN-α1b 蛋白的全人抗体AIFNα1bIgG1,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抗huIFN?全人抗体不仅可以阻断人重组IFN?1b 上调IFN 诱导基因(ISGs)表达的作用,对SLE 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IFN?也有明显的中和效应。对该抗体抗原结合表位的分析发现,此抗体所结合的抗原表位与IFN?和其受体分子IFNR2 亚基的结合位点重叠,并且该表位在所有I 型干扰素亚型中序列保守,提示该抗体分子具有针对I 型干扰素的广泛中和活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男性不育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复杂疾病,雄性动物模型、突变基因筛选等相关研究已证实了精子发生障碍遗传学病因的普遍性。精子发生过程中受许多基因的精细调控,基因缺失或突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全球发病率居于肺癌和乳腺癌之后的第三位,死亡率居于肺癌、肝癌、胃癌之后的第四位。术后复发、转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
本课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面向计算机大类专业,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和创新研究.首先,本文针对性地介绍了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