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就业的作用不断显现,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研究表明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的能力,最终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研究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利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特征以及服务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现状特点,采用科学的定量指标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服务业就业弹性对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行分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中国服务业整体吸纳就业能力。同时,在研究中选取相应的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加入劳动力素质、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因素构建中国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服务业就业影响因素模型,指出影响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显著因素。实证研究中发现中国服务业高速发展,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持续稳定的增长。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低增加值比重和低就业比重的现象,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服务业就业弹性指标的测度发现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入瓶颈阶段。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就业比重将会不断增加。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较大,吸纳就业能力的提升空间很大。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劳动力素质、服务业发展水平等的提高将会带动服务业就业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将有利于发达地区服务业就业的增加,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有力途径。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服务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