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OFDI流量排名世界第三,年末存量居世界第八位,逐渐从外资流入国转换为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双重身份。双边投资协定作为两国之间为了促进和保护对外直接投资而签署的条约,为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投资保护,因而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区位选择。本文选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53个主要的东道国2003-2013年的数据,建立Hansen面板门槛回归,将中国OFDI流量、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定BIT和其他控制变量融入统一研究框架,研究基于东道国不同制度环境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化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签署BIT有助于我国向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本身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更大。
其他文献
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升值会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从而降低贸易顺差,而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依旧保持高额的顺差。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实证方法研究人民币双边汇
自然人流动是 GATS下规定的第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相比于其他的贸易模式而言,自然人流动是以服务人员的跨境流动为载体的贸易形式。人员的流动不仅带来了劳动要素的国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