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消化道瘘管技术,研究四种不同日粮蛋白源(豆粕、棉粕、菜粕和DDGS)对山羊消化道寡肽释放的影响。第一章日粮蛋白源对山羊消化道内环境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用4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0±3kg)的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和“T”形十二指肠近端瘘管,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四种日粮蛋白源豆粕(A)、棉粕(B)、菜粕(C)和DDGS(D)对山羊消化道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瘤胃液pH、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瘤胃液氨氮浓度平均值A组最高,D组最低,A组显著高于D组(P<0.05);各组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有显著的差异,其中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极显著高于D组(P<0.01);各组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差异显著,总VFA浓度A、B组显著高于C、D组(P<0.05)。各组十二指肠食糜中pH、氨氮和尿素氮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章日粮蛋白源对山羊消化道游离氨基酸与肽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在四种日粮蛋白源(A、B、C和D)条件下山羊消化道游离氨基酸和肽氨基酸释放的规律。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源对山羊瘤胃液和十二指肠食糜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瘤胃液中的A组的FAA与PAA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十二指肠食糜中的A组FAA浓度显著高于C组,A组的PAA浓度显著高于B和C组(P<0.05)。瘤胃液氨基酸组成中,FAA组成中的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而丙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较低;PAA组成中的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组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低。各组PAA与TAA的比值的平均值在67.86%~70.52%,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食糜氨基酸组成中,谷氨酸、半胱氨酸的含量较高,而丙氨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较低。从肽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来看,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比值较高,具有较强的抗瘤胃降解特性。第三章日粮蛋白源对山羊消化道寡肽释放的研究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四种日粮蛋白源(A、B、C和D)条件下山羊消化道释放的寡肽分子量和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各日粮蛋白源处理组在瘤胃、十二指肠释放的寡肽种类与数量不同,A、B、C和D组在瘤胃分别释放了24、20、18和18种寡肽,在十二指肠分别释放了19、17、15和13种寡肽,分子量最大的寡肽是991、最小的147,其中分子量是147、227、279、431、503、567、617、639、671、735、759的11种寡肽在瘤胃、十二指肠中均存在。在瘤胃中,寡肽百分含量最高的分子量在600~699之间,四组寡肽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6.17%、15.54%、12.68%和15.39%,A、B和D组显著高于C组(P<0.05);分子量在900~1000之间的寡肽百分含量最低,在3.80%~4.21%之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十二指肠中,分子量在100~199和900~1000范围内的寡肽百分含量最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子量在700~799范围内的寡肽百分含量最高,A、B、C和D四组分别为17.04%、14.52%、13.96%和17.38%,A、D组显著高于B、C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