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复合纳米管的制备工艺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d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具有奇特的一维结构,因而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碳纳米管一般呈现金属导电性,虽然特定结构的碳纳米管可以具有半导体电性,但其制备工艺难以控制。因此以碳纳米管为模板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复合,从而得到具有各种新性质的复合纳米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在纳米管表面生长一层半导体薄膜可以得到一维半导体结构,生长一层介电薄膜可以得到纳米电缆结构,生长一层高储锂性能的薄膜可以极大地提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容量。本研究试图通过热蒸发及固相反应从碳纳米管获得半导体的SiC纳米管或者SiC/C复合纳米结构。实验内容包括:(1)确定温度与压力对Si-C复合纳米管形成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中SiC含量增加,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产物中SiC含量增加。实验表明,SiC在蒸发温度为1200°C时开始形成,在1300°C以上SiC的形成变得明显。(2) Raman及XRD测试表明,所获得的Si-C复合纳米结构中碳的含量依然占主导地位,表明所获产物可能是具有SiC包覆层的SiC/C电缆结构。(3)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形貌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弯曲、缠绕及具有粗糙表面的纯碳纳米管变成了表面光滑、笔直的Si-C复合纳米结构。(4)用阴极发光的方法研究了产物的发光性质,在450nm和580nm处观察到发光峰。同时观察到单根纳米管的发光图像,有力地证明了半导体Si-C纳米结构形成。
其他文献
六方氮化硼(h-BN)是一种片状结构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高等优点,但是其烧结性能较差,目前六方氮化硼陶瓷制品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但是热压烧结的方法对制品的几何尺寸有明显的限制。并且六方氮化硼作为一种瘠性材料,其复杂形状坯体成型非常困难,传统的成型方法难以获得复杂形状的坯体。因此六方氮化硼陶瓷的无压烧结和新型成型技术研究是六方氮化硼陶瓷材料实际应用的基础。
苯胂酸类化合物是一类苯环上含有砷酸基团的物质,因其低毒、在动物体内低残留、能促进饲料转化和促进动物生长,而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饲养动物后,苯胂酸类饲料添加剂极少在动物体内残留,而是绝大多数以化合物原型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蓄积在粪便中。因集约化养殖中动物粪便总量大、处理难度高、处置和转运费用昂贵,同时也因粪便中大量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N、P等营养元素,这些含砷的动物粪便往往会被当作农家肥,
本文基于材料微观塑性损伤机理对同种材料的不同实验进行相互预测,最终达到有限元数值模拟可以一定程度的代替实验的目的。实际材料在承载过程中会含有微观塑性损伤,正确描述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
铝合金薄壁壳体类构件是火箭、飞机上大量采用的结构件,这类薄壁壳体件的制造长期困扰着航天、航空工业的生产,普通锻造和铸造工艺均不能同时满足产品的性能和形状要求。液态模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