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风力发电布局与评价研究——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特别是目前严峻的气候变暖趋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时代的共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永续的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摆脱了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没有常规电力的燃料价格风险,保证发电成本的稳定,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常规能源发电所带来的硫、粉尘、碳排放等环境成本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风力发电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除了水电之外,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从用地需求角度来看,风力发电的风机占地面积小,且风机间的空地可以充分利用,缓解沿海地区用地紧张的现状。因此,风力发电得到了各国政府以及项目开发商的高度青睐,风力发电己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各地风电企业也出现了“一拥而上”和“走马圈地”的现象,从新疆地区一直到山东沿海地区沿途随处可见风车,从辽宁丹东到广东省沿海地区风电场亦到处可见。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但是对风电行业的区域分区研究甚少。本文汲取了其他产业区域空间布局的经验,以此为凭借来指导风力发电产业的空间布局,为了避免沿海地区风电行业发展一拥而上的现象,提出了把沿海地区风电行业分为三个不同的潜力区域,并提出不同区域风电行业的发展布局要求。   本文首先回顾了沿海风力发电发展的历史,以沿海地区风力发电的发展的布局模式、驱动力为研究和潜力分区为命题,总结了我国沿海风力发电产业现状,分析了发展趋势和用地用海的需求。从资源集中度与地域构成两个角度,指出全国沿海风力发电存在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如集中沿海风电布局模式和加强并网等。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频数分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GIS技术,对全国沿海风力发电现状、发展前景、用地用海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沿海风电场集中布局,经济效益更大,便于并网,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对沿海地区发展风电行业进行分区,利用综合合理的规划风电发展,促进风电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文章的主旨在增强公众对沿海风力发电合理布局的意识和关注度,推动风力发电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合理布局与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
油气平台作为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数量与空间分布反映了一个区域油气资源的开发状况。针对前人研究过程中数据源的局限性,本文选取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出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因为,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重要载体。LUCC研究是“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
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然而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生态环境安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耦
水资源是维持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作为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径流要素的变化对整个水资源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边境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目前中国关于边境的专门研究还比较薄弱。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沿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边境地区已经发生了翻天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由各种人文、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等因子在多种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复杂的机理与过程。作为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土地,
本文主要研究了佛山市南海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的数据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在研究了二调的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主要流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一些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国家对乡村发展越来越重视,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乡村交通的研究还没有较多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家逐步在政策上考虑到乡村的发展,然而
(一)党校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是由党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训目的决定的。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时,毛泽东同志就对党校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