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井瞬变电磁法(TEM)的观测位置最有可能接近目的物,导电覆盖影响及电磁干扰弱,从而可获得比地面TEM法更强的异常响应。国外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表明,地-井TEM是利用钻孔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对地-井TEM的研究程度较浅、应用范围较窄,在野外数据采集及资料解释技术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本论文注重从方法基本理论入手,开展地-井TEM异常特征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对促进国内地-井TEM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比奥—萨伐尔定律,推导出了实际工作中常用的、通有电流I的矩形回线在空间任意点处产生的一次场表达式,并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一次场计算和矢量分布图的显示。一次场矢量分布图使场源、导体、接收点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直观明了,是地-井TEM资料定性解释的有力、甚至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探讨了导体内涡流场建立与消失的物理过程。分析、研究了地-井TEM异常典型特征曲线;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钻孔位置、薄板的纵向电导及尺寸、倾角、埋深、发射回线大小等参数的改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各种参数变化与响应曲线变化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出地-井TEM异常曲线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为地-井TEM资料定性、定量解释奠定基础。在“等效涡流中心”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总结出了地—井TEM矢量交会的方法,并全面阐述了地-井TEM矢量交会的普遍适用性和实用价值,为井旁盲矿异常的精确定位找到了有效、实用的方法。采用MATLAB语言编程技术,完成了“地-井TEM异常解释系统”的研制,并用理论模型和野外实测数据验证了地-井TEM异常解释系统的正确性、实用性。地-井TEM异常解释系统的实现,为地-井TEM寻找井旁盲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