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知识产权估值理论的实践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实践中,尤其是商业化应用中,知识产权的估值是十分重要而且意义重大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工商企业来讲,知识产权的估值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对市场的外在需求,同时也是企业内部管控,了解其自身运行状况的内在需求。本文对知识产权定价理论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阐述。在现有的文献中,比较详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完整阐述,即:首先区分宏观与微观方法的不同;其次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区别;最后对各种定量方法加以阐述,如:市场法,现金流折现法等传统方法;实物期权法等前沿方法。文章在阐述基于以上所描述的理论方法,选取了版权、商标两种最为重要,也是在实际应用中操作得最为多见的知识产权进行分析。同时,案例的选取也尽可能注意到其代表性。本文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分别对这两个案例尝试使用各种合适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分析。如果发现有一些估值方法不适合该案例,则说明原因,给出不同估值方法所获得不同估值结果之间的纵向比较,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估值方法的特性。本文更进一步在针对案例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横向比较,试图找出各种不同的估值方法,并对比不同特性的知识产权估值上的差异。譬如对于专利权,采用实物期权法的结果就是恰当的,然而,在商标品牌估值和版权尤其是著作权估值当中却未必适用。最后,本文给出一个知识产权估值的概括性步骤和建议,即首先对要评估的知识产权类型做出判断,在对其判断完成之后,根据知识产权不同类型所对应的不同属性,采取相应的估值方法。同时,不同性质的估值方法其使用顺序和方法也会随之不同。这样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估值流程,可以对知识产权估值的实践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结论之后,如实地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可以发展与改进的方向。从文章的构成来看,显然案例还不够充实,其实际的代表性有多强还难以下断言。从进一步研究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将一些估值方法加以改造,使其适应一些传统上并不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类型。